8个方法提升自闭症孩子心智能力,让孩子学会共情
心智解读:又称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指理解他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如信念、意图、动机等),进而解释或预测他人行为,想法包括所有脑袋里想的东西,如感受、信念,需要,动机等。
简单的说,就是孩子能够有能力知道别人的想法,推测别人要做的事,知道自己知道的别人不一定知道等等。

爸爸非常生气了,孩子还在自己在哪里玩,没有注意到妈妈严肃的表情和即将到来的“咆哮”,全然一副“处于状况外”的样子。
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孩子被人说不知道变通、不会看脸色、没礼貌、没有同理心。还会因为无法察觉自己或他人的情绪状态、无法理解语言背后的寓意而闹出笑话或因此暴走。
造成上述状况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因为孩子缺少的心智理解能力。
比如:小红看到弟弟眼睛一直看着小明手中的冰淇淋,推测弟弟想吃冰淇淋(推测弟弟的欲求)。他想,如果不给弟弟吃冰淇淋,弟弟可能等下会哭闹(预测弟弟的可能行为)。所以,小红就把冰淇淋分给弟弟吃(适当回应的结果)。

孩子的理解力和同理心有很大关系。
自闭症谱系孩子与同龄孩童相比理解力有明显落后,即使能发展出低阶层的心智理解能力,但他们仍然在高阶层心智解读能力的发展上有较大困难,并且无法运用到日常生活情境当中。
那么,怎样提高孩子的心智理解力呢?1.“寻根究底”家长先要掌握不同年龄段孩子应当具备的心智理解能力有哪些——
早在1岁以前就会发展出共享式注意力,例如跟随视线、手指指示等;
在1岁半到3岁间,孩子可以根据眼睛看到或耳朵听到等等的生理讯息来进行解析;
在2岁时能开始进行假想游戏;
到3岁的时候孩童能分辨外表和现实的差异,理解各种情绪状态;
在3-5岁处于进阶心智发展时期,孩子发展出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推论他人的情绪感受。开始了解到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能将情绪和行为做连结;
在4-5岁的时候发展出理解初级错误信念的能力;
在5岁过后,处于高层次心智发展时期;
在5-6岁时,发展出理解次了解他人可能有与自己或与事实不同的信念的能力;
6岁以后开始能理解更细微的社交讯息(例如谎言、讽刺等)。

对于每个不同的个体,家长应尽量做出正确有效的教学策略
▲日常生活情境随机介入
从早到晚,需要心智理解能力的状态几乎无所不在。如果能在当下的情境中,有机会跟孩子提问与讨论,除了可以让孩子印象深刻外,也可以提高孩子当下对外界人事物的观察力与理解力、洞察力。
除了要把握时机外,教导者也要培养本身的观察力及敏锐度,并尽可能地提供或创造相似的情境,以弥补错失的机会。
早餐时间,提问范例:
1. 辨识情绪:你看妈妈的表情,你觉得妈妈喜欢吃这个馒头吗?
2. 由信念推论情绪:妈妈想买土司,认为那家面包店还有很多土司。结果一到面包店土司都卖光了,我就只好改买馒头。你觉得妈妈的心情是如何?我认为的跟结果是一样的吗?
3. 非字面解读:你今天这么早起啊?”太阳真是从西边出来了”。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带孩子上学的途中,提问范例:
1. 行为推论原因:你看那个同学,他为什么跑那么快?
2. 行为推论欲望:要上课了,那个小朋友为什么跟他妈妈抱得紧紧的?
3. 非字面解读:你的书包里是装了“大石头”吗?
看电视时间,提问范例:
1. 情绪反推原因:那个小朋友为什么哭?
2. 情绪预测行为:她哭了后,旁边的小朋友可能会如何?
3. 错误信念:(把遥控器从平常放的地方改放到他处)你觉得爸爸(家庭其他成员)现在会认为遥控器是放哪里呢?
4. 区辨真实与外表:影片中的蜘蛛人,他本人真的是蜘蛛人吗?

绘本对有些孩子吸引力很大,可透过绘本角色的情节来让孩子做对照与省思。
可以参考但不限于心智理论绘本、一般类绘本、寓言/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小红帽与大野狼、龟兔赛跑…)
例如《白雪公主》里坏皇后假扮成老婆婆送有毒的苹果给白雪公主吃的桥段,也是错误信念的运用。
白雪公主觉得眼前这位老婆婆是一般的老婆婆还是皇后?如果孩子答的是皇后,就要引导孩子站在白雪公主的角度去想:皇后假扮成老婆婆的过程,白雪公主知道吗?她有看到吗?接着,可以再问孩子,白雪公主知道老婆婆送的苹果有毒吗?
▲影片介入
从实际生活拍摄的互动影片、电视卡通或戏剧节目,借由影片可以暂停、回放的功能,让孩子可以抓住他人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信息,来推论当事人的情绪、意图及欲求,解释当事人的行为。
▲连环漫画(思考泡泡)介入
自闭症孩子大多具有视觉优势,如果将孩子身边发生过的事例,透过漫画方式来引导,不仅可以将抽象事件变为具体,也可让孩子清楚看到他人响应及因果关系,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互动交谈中,自顾自地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忽略他人的感受,造成交谈的难以持续也是自闭症谱系孩子常犯的问题。透过连环漫画中的表情,可以让孩子看到他每次谈的话题所引起的他人情绪,让孩子做自我觉察,重新审视并试图控制及调整自己的话语。
▲游戏介入
在游戏中,切记不要强迫孩子所有都要做或做到准确。游戏虽重视效果,但过程的愉悦才是促进孩子持续不断保有动机的关键。
最重要的环节“刻意练习”家长在进行心智能力提升可以运用这8个方法:

在平时的相处过程中,我们发现和孩子互动时,大人通常不会回应孩子的世界,而是待在自己的成人世界里。我也学到帮助孩子发展的关键,是要真正的进入他们的世界。
我们的孩子无法用我们的方式解读我们的想法,但我们必须了解,其实我们通常也不懂他们的想法。我们发现帮助儿童发展的第一步,就是要进入儿童的“心智理论”。只有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交往,有助于自闭症孩子的身心发展。
2. 家长能够尽可能的对周遭环境做观察与纪录家长若能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并加以记录存盘,除了能明了原来心智理论处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与人互动的质量外,也比较能找出哪些点是可以来引导孩子的。
3. 家长对周遭人事物要有一定的敏锐度与细心所谓敏锐度,就是家长本身也能适时地去感知他人的感觉,知道某件事用某种响应方式可能会引起当事人的某种情绪,或者知道哪些行为是带有某种欲望或意图等等。
4.依据孩子的优势能力引导大部分自闭症谱系孩子倾向于视觉优势,但也有的倾向听觉优势。具听觉优势者,可透过聊天来增加孩子的理解与经验。而具视觉优势者,与孩子对话时,可适时绘图或以实物来增强孩子的理解。
5. 给予适量的内容,避免给予孩子过多东西,引起孩子反感心智解读需要运用孩子的思考与观察能力,对谱系孩子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家长务必不能操之过急,以避免孩子反感而拒绝学习。并且任何一个情境请尽量挑选在3-5个重点问题即可,不要一直反复询问引发情绪问题。
6. 选在适切的时候进行引导所谓适切的时候是要家长与孩子都情绪平和稳定时。在身体心理状态良好下,孩子较能专注,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7.提问后可以给予选择性答案当孩子对您的提问无法回答时,可以提供几个具体的答案供孩子选择。例如:你觉得他的心情是如何?1. 开心;2. 生气;3. 难过等等。
8. 适时给予孩子增强鼓励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肯定与鼓励的,所以请不吝给予孩子的表现适时的鼓励与增强。除了物质化的增强,一个兴奋的赞声,一个雀跃的击掌,一个大大的拥抱,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成就感,也更能拉近彼此的关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