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绪流动起来-接纳冲突
您好!这里是”金苹果老师说早教那些事”,今天的文章是:
让情绪流动起来-----接纳冲突
朋友家四岁半的儿子最近有点不想去幼儿园,老师也向朋友告状,孩子在学校很有攻击性,打小朋友、抢玩具等。我看到的是,他最近力量满满,开始展现力量了,甚至常常挑衅他妈妈,使用攻击性语言,常常说妈妈是大笨蛋;在公园玩时,他如果感受到来自其他小朋友的挑衅时,会立即回击,当然他处理冲突的能力没那么好,把自己“有理”的事情最后弄成“没理”了,例如:本来他站在那里,一个小女孩就要从他站的地方走过去,让他让开,他不让,小女孩就一直站在他旁边,他感受到了来自小女孩的侵犯,于是动手打那个小女孩。动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但孩子勇于直面来自他人的侵犯肯定是好的表现。之前的文章就介绍过如何处理冲突,首先不要回避,其次行为要有底线,不对别人使用身体暴力,也不能使用攻击别人的侮辱性语言,而是应该描述自己的感受,例如,这件事情中,男孩可以说:“你非要从我站的地方走过去,是在侵犯我,我觉得很愤怒。”在语言中表达出愤怒的情绪。让冲突在不伤害对方身体、人格的范围内流动起来,是真正解决冲突的最好办法,也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能力。

但是,今天我们重点想聊的是这件事情中的另外一件事,在朋友孩子在学校打人,老师向朋友投诉的那天放学后,因朋友有事,朋友孩子由我照顾了一段时间,在我跟他单独在一起时,我有强烈的不耐烦以及想攻击他的感觉,当时,我不明白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我跟朋友关系很好,也很喜欢她儿子,我又从事了十六年的育儿工作,有家长对自己家孩子不好,我都能跟人吵架,我没理由对朋友孩子不耐烦和攻击性冲到啊,再说孩子也没有什么过激行为,反而很平和。晚上跟朋友聊天说到了孩子最近在学校打人、老师投诉以及不想上学等情况,她觉得很困扰,问我怎么办,我突然意识到,之前我对孩子的感受不是我的,是孩子身体里的,而且是孩子从他老师那里感受到的,老师没有流动出来的对孩子的不耐烦以及攻击性的冲动。我们从头来捋捋,孩子最近发展的很好,有很强的力量感,在他感受到来自其他孩子的挑衅时,他直接用武力解决问题,当然孩子暂时还没有发展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老师面对他搞的其他孩子哭,肯定直接反应是很不耐烦,甚至有想“揍”他的冲动,但是现在倡导尊重孩子,老师只能“忍”下这个情绪,但是忍着并不代表这种情绪会消失,于是孩子感受到了,孩子没有能力让这种感受意识化,也就是用语言表达出来,于是他有了不想上学的想法,后边有了我感受到的对孩子的“不耐烦”和“攻击性冲动”。
这件事情中,老师没有错,只能说老师还没有发展出更好的处理与孩子冲突的能力。学校在倡导尊重孩子人格的同时,要帮助老师拥有更加成熟的心理状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而不是意味“忍”着,这样是不尊重孩子,可以说是愚弄孩子,让孩子处于人际关系的迷雾中,阻碍孩子更好的成长,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长期发展下去,严重影响孩子和老师的心理健康。
我们应该接纳冲突,冲突是中性的,它是人际关系中的一部分。
如果您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面留言、分享.也欢迎您把今天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学习、探讨.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