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效率的勤奋,比懒惰的后果还可怕,家长们一定要切记

文 / 军训研学拓展夏令营
2021-03-28 18:31

前言

从小总是会告诫孩子这样的话,若是努力了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但是长大后才发现,并不是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很多时候努力和回报会成为反比。明明孩子都已经特别努力了,可是成绩却给他上了很好的一课。只能说孩子的勤奋是真的,但是这份勤奋的质量实在是太低,显然孩子的努力都是没有效率的,而且这种现象比孩子懒惰还可怕。

悦悦特别喜欢弹琴,所以妈妈为了支持悦悦的兴趣,就花"巨资"给悦悦购置了一台钢琴。接下来悦悦确实把更多的时间都用在了弹琴上,而且是雷打不动不需要催促的那种,很多人还在夸奖悦悦的自觉呢,说是她的妈妈太省心了,完全不用操心悦悦的生活。但是后来妈妈发现悦悦弹奏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可以说辛苦练了这么久,连基本的曲子也弹不出来。当时妈妈就发火了,觉得可能是悦悦平时偷懒了,假装自己在练琴。但其实最委屈的是悦悦,明明自己每天好几个小时练琴没有偷懒,可为何弹奏的效果如此的差劲呢,重点是还被妈妈如此的不信任,之后悦悦对钢琴就有了莫名的厌恶感。

很显然这个叫悦悦的女孩,她就在做着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的事情,可以说之前的那些努力都是徒劳和白费。按理说每天坚持几个小时的努力,不论怎样都应该是有回报的才对,但事实确是那样的打脸。

只能说孩子在努力的时候可能方法不对,所以即使付出了时间,结果也是不尽人意的那种。家长要切记不让孩子做这种徒劳的努力,应该趁早提醒孩子不做这种无用功,而是换种方式继续努力,这样才会得到该有的收获。

一、做好规划

对于孩子来说不管做什么,提前做个相应的规划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有了规划之后,孩子的整个努力过程就不再是盲目的。对照着规划去做事,孩子的内心才会有充实感,不至于把时间都浪费在想象和安排中。

尤其是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孩子必须要明了一个道理,不是只有好好完成作业就够了,而是要更好地去吸收所学的东西,这才叫做不浪费。孩子要确保自己是在有效的时间内,做着高效的事情。若是提前对接下来的学习做了安排,那孩子的心中会有个大概的安排,所以在实施起来的时候不会那么的茫然无措。

二、投入精力比时间更重要

很多家长一开始就给孩子灌输了错误的概念,让孩子错误的以为只要多花心思和时间,就能做好一件事,家长忘记告诉孩子精力更为重要一些。就算孩子花了五个小时去做某件事,但是除了时间孩子其他什么都没有代入进去,那最终的结果依旧是一无所获的。

所以说家长得先让孩子对自己有个认识,让孩子清楚自己哪个地方是强项,然后哪些方面比较薄弱。对于那些强项的事情,孩子可以少投入一些时间进去,但是弱项的地方,孩子就需要多投入时间,并且同时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才能让做事的效果更大化。对时间合理的安排,也是让孩子收获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安排。

要时刻激发孩子探索的心情,因为有了探索的想法,孩子才能很认真的去做事情,而不是为了完成所谓的任务而去敷衍。要知道孩子的勤奋,不是那一时兴起,而是最后的坚持。

三、时间管理要做好

精力的安排一定要合理,可以让孩子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先分类,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贴个相应的标签。在孩子的精力特别充足的时候,当然是先做那些排在前排最重要的事情。只要孩子懂得去高效的利用时间和精力,那么两者就会很好的匹配在一起,当然最后也会给孩子一些惊喜的。

通常早上时间是孩子记忆力以及精神状态最占优势的时间,所以可以把学习的时间尽量安排在早上之后,就像需要背诵的英语或者文章,这个点让孩子去学习的话,用不了多久就能丝毫不差的熟记。

总结

孩子的勤奋是给自己的,所以他人的外在眼光并不重要。但是相较于勤奋来说,高质量的勤奋才不枉费孩子的这些努力,因此要调整孩子日常的勤奋状态,让孩子的勤劳都有所收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