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东西后,家长及时做好三件事,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文 / 贝哥
2021-03-29 09:21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是直接抓住孩子打一顿,让他长长记性?相信不少家长在气头上时都会采用这种做法,虽然解气,但对孩子来说却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举例来说,一个孩子在书店偷书被抓,如果家长在赶来后当众呵斥他,骂他是“小偷”,会让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让他破罐子破摔,真的去做一个小偷。

相反,如果家长赶来后站在孩子这边,付完帐后和孩子说“妈妈相信下次不会再犯了”,那孩子的命运就会大不一样。

此外,不同阶段的孩子对偷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2~5岁的孩子:他们并没有“偷窃”这一概念,当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他们就想据为己有。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并不能区分“你”、“我”、“他”,没有物品归属感,所以并不知道拿别人东西是不好的行为。此时家长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东西,不经过别人允许就乱拿东西的行为是错误的,下次不能再犯。”

5岁之后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基本的判断力,心智趋于成熟,再有偷东西的行为,那就是故意的。偷东西的原因可能是零花钱不够、模仿他人等等,家长要弄清原因后再处理。

当发现孩子偷窃后,家长做好三件事很重要,会让孩子感激一生:

1.了解孩子偷窃的原因。当发现孩子偷东西时,家长先别急着责怪他,而是先引导他说出原因,是不是孩子确实有需要的东西,而零用钱又不够,或者是为了攀比而去偷东西。

2.告诉孩子他错在了哪里。了解完原因后,家长应告诉孩子,无论是哪种原因,偷东西都是不对的,绝对不能再有第二次。

3.正确处理。如果孩子是因为零花钱不够才出现偷窃行为,家长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多一些零花钱,并教给他记账,避免他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