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拒绝的人到底有多爽?父母要明白几点,对孩子是一种保护

文 / 家长课堂
2021-03-31 09:20

俗话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只是凡事都应该有个度,过分地牺牲自己取悦别人这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心理障碍。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也不会拒绝,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老好人”!

拒绝是一门学问,懂得拒绝的人,幸福感也会更强。作为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懂得拒绝”的能力和意识,学会有分寸地说“不”,成长为一个有底线、有原则、有分寸的人。

1、让孩子学会礼貌、友善而坚定地拒绝

拒绝原来是一种本能,我们需要用「不」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帮助孩子掌握更好的拒绝别人的方法,注意说话方式,语气不要太冲,不让别人感到尴尬,自己也不会感到愧疚。

当我们遇到别人的请求而又不想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立即一口回绝,要在短暂思考之后再委婉拒绝。这样做至少能让对方知道你是真的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你的拒绝是经过思考之后才做出的。

拒绝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解释你无法做这件事的原因,这样会让对方心里好受一些,也不至于引起矛盾。

2、尊重孩子说“不”的权利

一开始很多孩子是会自己说"不"的,但是因为大人的阻碍,孩子不会说了。有时,父母们会因为面子而强迫孩子分享,觉得分享是一种美德,那孩子就应该去分享,错误地认为不分享就是自私。

既然分享是一种美德,那分享就应该是双方都感到快乐,而不是一方被逼着分享成全另一方的快乐。

对于那些敢于直接说不的孩子,父母不要阻止他。面对不敢说不的孩子,父母可以引导他学会委婉拒绝,比如"我再玩一会儿就给你玩儿"。

3、让孩子坦然接受别人的拒绝

在与小朋友玩耍时,孩子经常会碰到其他小朋友不愿意分享玩具、零食等情况,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情绪低落,甚至会失控大哭,父母要及时安慰孩子,告诉孩子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要尊重别人的意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

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被别人拒绝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他们自己也学会坚持自己的意愿,能够更加理直气壮地拒绝别人。

对于孩子来说,生活已经很累,没有必要为了照顾别人的情绪而让孩子自己受委屈,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鼓励孩子勇敢说“不”。

从小我们就在“孔融让梨”的教育中,学会“谦让、分享和无私”,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尊重自我意志、勇于争取和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这是教孩子内心强大的重要一课,更是让他在未来懂得坚持真理、珍爱自己的示范与鼓励。

也许有一天,你再次碰到全文开头的那个难题,请记得保护好孩子勇敢说“不”的权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