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我教育:孩子打人怎么办?探究孩子喜欢打人背后的心理
两岁到三岁的孩子,往往对于其他小朋友有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比如说打人,推人,或抢东西。对于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而言,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适当的引导,往往能够让他们形成更好的习惯。

解我教育:孩子打人怎么办?探究孩子喜欢打人背后的心理
宝宝2周岁了,脾气很大,在早教中心经常跟小朋友抢玩具,有的时候甚至喜欢打人、咬人。
孩子打人,咬人的行为确实让家长很生气。但是,面对孩子不好的行为时,我们首先要想到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孩子对其他孩子的攻击行为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也有可能是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于是采用简单粗暴的行为去制止其他小朋友。
如果是缺乏安全感,难以友善对待其他小朋友,父母可以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父母不妨多邀请其他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或做些好吃的让孩子跟其他孩子一起分享。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如果是用打人的行为来阻止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大人也是这样,“说不过就打”,当我们发现自己说不过丈夫的时候,也会用打来制止对方。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就需要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他就明白了。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孩子的打人行为也可能是模仿家人的。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就会把看到或所学到的加到别人身上。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形为,如有应即时改正。
孩子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些时候会做错事情。当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情时,作为父母我们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且,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往往会担心父母不爱自己,自己不是好孩子,这时就需要父母及时安抚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一直是爱他的,这样孩子就更有动力去朝好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