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成长》| 怎样成为好爸爸?看完你就有答案!

文 / 九派新闻
2021-04-06 18:10
大手牵小手,一起来成长!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到读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参加工作……无不伴随着父母的影响与谆谆教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与父亲的性别差异在亲子教育中各自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定位。

孩子的成长,爸爸不能缺席。但要成为一位好父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少父亲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倍感吃力、难以应对。父亲在亲子教育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如何做一名好爸爸?

本周的节目邀请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 陈默教授担任嘉宾,和大家一同探讨亲子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定位。

在婴儿期,相对来说宝宝与母亲的关系更为亲近,家中的长辈也参与到照顾宝宝的工作。人们常常认为,父亲作为一名男性,与生俱来的角色属性使得他们不太懂得与孩子相处。而且工作等原因导致父亲们不常在家,陪伴孩子的时间也较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父亲角色的长期缺失对幼儿的成长是不利的。

有些爸爸忙于工作,早出晚归,没办法悉心照顾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爸爸们有没有能最大程度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小秘诀?

有些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的兴趣爱好都是从娃娃开始抓起的,因此忙着带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课外兴趣班。身为父亲会如何看待孩子上兴趣班这个问题?如果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观点产生冲突,又该怎样正确处理?

母亲与父亲的性别差异导致了他们在亲子教育中各自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定位。来自清水颐园幼儿园的两位学生爸爸对亲子教育中的分工这个方面有什么体会?

进入小学后,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从宽松的幼儿园环境到了每天要上学和写作业的小学生活,身份的转变让孩子出现了很多的不适应,家长们也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产生矛盾。

读小学的年纪,孩子开始慢慢有了小心思。作为父亲,该如何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愿意来分享他的内心世界?如何做孩子可以信任的人呢?

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打拼事业,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有时难免会有坏情绪。作为相对理性的男性,爸爸们该如何合理地调节家庭氛围呢?

孩子每次考试结束后,通常是考得好就奖励,考得不理想就会孩子缩减游戏活动时间。对于这种奖惩方式,做客演播室的父亲们是怎么看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进入中学之后,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更为明显。有人说:进入了青春期就容易“变坏”。父亲与母亲的角色不同,解决青春期一系列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在这个时候,孩子们需要父亲给他们约束的力量,指引方向。

对于女孩与男孩来说,长期缺少父亲的关心会对将来个性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在青春期这一阶段,父亲的作用有多重要?

作为父亲,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渡过青春期?对于孩子的叛逆、沉迷游戏等问题,父亲该怎么做?

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亲子教育中,怕输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更多的是家长们。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竞争环境的孩子?在这方面,虹口实验中学学生的爸爸们有怎样的心得体会?

父亲与母亲都是家庭中十分重要的成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母爱细腻、温柔,给孩子家庭的温暖;父爱博大、粗犷,给孩子更多的方向感。成长路上,父母应共同相伴,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一起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SETV一起来成长”官方视频号上线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