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化身水杉乐园 武昌区生态教育放飞绿色童年

文 / 党媒平台
2021-04-16 00:20

东边一排是水杉,西边一排也是水杉。

后长街幼儿园位于武昌区历史悠久的彭刘杨老街,九株30岁树龄的珍贵水杉树翠绿挺拔,守护着一茬又一茬孩子的童年时光。

“生态环境教育从娃娃做起。”4月13日,幼儿园园长陆莉告诉记者,依托水杉“活化石”启蒙,老师们用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生态小使者”,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催生了一个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故事。

大型纸飞机

看,水杉树飘落生命的雪花

“大树,下雪啦!看,是树叶雪。”4月3日,春风拂动,一片片水杉的叶子旋转飘落,握在孩子们的手心里,也融入他们心里。

四季更迭,生命轮回,校园里的小小水杉群落细微变化,成为幼儿们触摸的最鲜活生态教材。春天里,孩子们围坐在大树旁边,听老师讲那悠远的历史故事。他们用树叶为纸,树枝为笔,在大地上描摹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水杉画。

夏日里,大树密密匝匝,大家在这个凉棚下乘凉,听鸟奏蝉鸣,哼唱一曲曲与自然相关的儿歌。秋天来了,叶子渐渐变黄,像一颗颗饱满的稻谷,仿佛在向树妈妈招手告别,老师与孩子们捡起种子播到四面八方。冬天降临时,枝头被沉甸甸的积雪压的抬不起头来,枯叶随着冰雪的融化,被大家埋进土里变成肥料,为了来年树木更茂盛。

在笑声中醒来,甜蜜中睡去,这些水杉林成为儿时最亲密的伙伴。孩子们写《水杉成长自然笔记》,录制与树有关的小诗,用放大镜观察水杉的小小苔花,用果实做成各种形状的玩具。打扮成水杉爷爷和宝宝……

这方小小的水杉园,轻抚着一方方幼小的心灵,在发萌中认识生命的真谛。水杉校园,就是后长街幼儿园的绿色成长乐园。

手工创意环保作品

猜,盲盒里的生态教育

3月1日,开学第一课。

儿童们对眼前的礼物惊喜万分。这是幼儿园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新尝试:用最流行的儿童盲盒装进各类植物的种子或花瓣,让他们触摸并猜出答案。借此开启对生物的认知。

“是不是冰淇淋?”由老师扮演的“水杉树先生”抬来一个大竹筐,中一班的韦妙小朋友走上台阶,伸手入洞,探索其中一个大盲盒,“又凉又软。”韦妙描述自已手心里的感觉。盲盒打开,答案揭晓,竟是一条黑色的椭圆形平菇菌棒。小朋友们激动地直一拥而上,将菌棒紧紧捧在手心里。

“它们喜阴,不能直接太阳下爆晒。”在老师指导下,菌棒被盖上湿毛巾,每天多次往菌包上噴雾状的水。“它们飞快地长大,状若一顶顶绽放的小雨伞。”长到10公分时,就可以收获了。“汤真鲜美。”采蘑菇的小家伙们一边大块朵颐,一边找来书本查询,享受食物和心灵双重收获。

“会不会是糖果?”另一个盲盒举起来哗哗作响。打开一看,原来装满了邮购来的向日葵的种子。欣喜的孩子们把“瓜籽”种进花盆,一周多的时间,已经长出一寸多高的嫩苗,在风中亭亭玉立。“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把它移栽到大田里!”想像迎着太阳绽放的向日葵,孩子们用画笔涂抹心目的景象。

“播下的不仅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更是孩子们对于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每层楼的阳台处,搭起了30多米的植物长廊,每个儿童都种下了一盆属于自已的植物。除了浇水、锄草,施肥,大家围绕它们创作了各类作品,写下各种自然笔记。有探索茄子生长奥秘的“茄思妙想”,土豆发芽开花的“薯你最美”……

水杉小课堂

奇,脑洞大开的科技环保节

“哇,好有科技感的纸飞机!”4月9日,小班教室里响起一片惊叹声。孩子们争相围观由汤明儒小朋友带来的2021年科技环保周的作品。一架一米多长,半米宽,用废旧纸盒作成的“大型运输机”。

半个多月前,这架飞机是汤明儒小朋友和爸爸精心构思。他们翻阅了好多参考书,将家里装水果和快递纸盒集集攒起来动手制作,几易其稿,化腐朽为神奇。机身涂抹象征环保的墨绿色,机舱镂空,小朋友争相爬进内部体验飞机驾驶员。

用废旧材料制作带螺旋桨和飞翼的两栖飞船、节能环保发射器,太阳能循环发电车……一件件环保科技作品创意十足。难以想像,仅仅几岁大的宝宝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了一系列带有声光电特色的创作。

环保科技周,后长街幼儿园最盛大的“节日”,今年已进行到第三届。近200名孩子全部参与。要经历三个阶段,从创意展示到线上评选,最后是请区科技站的专家进园,为大家讲解知识,进行各类环保科技表演,上演一场热闹的环保科技嘉年华。

4月11日,春雨淅沥,老师们利用周末加班加点将幼儿们的前期创意作品上传到互联网上,由家长和孩子们投票选出10个最受欢迎的作品:利用废旧玩具制成的电动直航医疗船可以利用电池驱动,直上直下;环保泡沫制作的航天飞机栩栩如生,振翅欲飞。用环保编织袋制作的美轮美奂的汉服,件件创意精美,脑洞大开,挑得大家眼睛都花了……

“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践了“以学为乐”的教育观,充分体现‘美比深刻更动人’的教育审美化理念。”生态教育权威,武昌区教育局环境教育教研员朱翠兰对后长街的实践给予充分肯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