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今年10岁,再过几年,她不需要你了,就自己闯世界去了”,这位妈妈简单的“一二三法则”,才是……_早教启智_什么值得买
睡喵 l 作者
VIPKID亲子阅读 (ID:vipkid_damikeji)| 来源
V妈说
不得不承认,
为人父母,陪伴孩子的时光,
是有有效期的……
V妈今天分享一位妈妈的故事,
她很好的示范了:
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优秀的孩子是陪出来的”,这一点,Ryan妈妈深以为然。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只有充分的陪伴,我们才有机会观察、了解孩子,帮助他们培养好的习惯。
这些,都是给孩子好的教育的基础。
就像一个妈妈说的:“娃今年10岁,再过几年,她不需要你了,就自己闯世界去了。”我们要珍惜这段短暂的时光。
Ryan今年6岁,喜欢英语,喜欢画画,长大了想要当特种兵,正在冲刺幼升小。
从三岁半开始在VIPKID学英语起,Ryan妈妈就一直陪着他学习、进步、成长,甚至自己也学起英语来。
如何正确的陪伴孩子?Ryan妈妈做了一个特别好的示范。
以下是她的自述。
01
英语启蒙越早越好吗?
重点其实是……
Ryan学说话比较晚,有段时间普通话说得也不是很清晰。但是他英语启蒙很早,3岁半就开始了。
在我看来,早点儿学英语不是为了鸡娃,不是为了比较和竞争,是为了掌握英语思维。
有段时间,通过观察Ryan学说话,我发现孩子确实存在“语言敏感期”:说话虽晚但模仿能力强,还一个劲儿往外冒话。
这个年龄,Ryan的母语意识还不够强,运用语言的逻辑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式。
早一点儿接触英语,对他掌握英语思维,避免学出一口“中式英语(Chinglish)”,会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他刚学英语那会儿,很快就知道“介词”怎么用。
一次他放学回到家,指着柜子上的花瓶,用英语告诉我“Flowers in avase(花装在花瓶里)”。他把玩具放在床上,知道用in the bed或者on the bed 。
用的不一定对,但是有意识的在用英语做表达。
中文里边没有那么多介词,一个“在”就覆盖了很多方位。Ryan用in或者on,用不同的介词来区分方位,就已经在慢慢形成英语思维。
另外英语语法中规律性的东西,他掌握的也不错。
比如说数字的拼读规律。
他先学了数字1-20,但20以后这种规律性的,老师教了他一次(从21-30之间),剩下的31-99之间所有数字,Ryan自己就说出来了。
老师和我都很惊讶,这应该和他比较早的接触自然拼读规律有关。
02
陪孩子学习,最好的方法是
我的英语学得不怎么样,所以Ryan开始学英语后,有什么不会的地方,就帮不上忙。想来想去,就开始自学英语了。
“鸡娃先自鸡,”我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妈妈。
不过,中年人学英语,这个过程太太太太难了……
我从一开始就进入了误区:
单纯从背单词开始,背了就忘。
后来我开始尝试其他方法,就是看简单的书加运用。比如看语法书,先把词汇用起来,学会造句,再尝试用到日常沟通中。
不考级,也不考职称,没有什么目的性,主要是为了陪Ryan学。这样他有不会的,我就可以和他讨论了。
现在,他做练习题的时候,有疑问的地方,我们会一起讨论到底选A还是选B?错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就会记得很深刻。
碰见Ryan只会读但不懂意思的单词,我也会和他一起查。
另外,英语学习除了多听多用,还要坚持学,不能长时间断档。
Ryan坚持每周学英语,雷打不动,一周至少上三节课。及时做预习、复习、课后巩固,我也会找一些其他的绘本配合巩固。
读绘本时,有些书他读过10遍甚至20遍,都会背了。
我觉得没问题,因为他常常能蹦出一个他感兴趣的绘本内容相关的长句子,和他所学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这就是量变到质变。
好多家长问过我“你觉得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英语比较好?”
小孩子到10岁,甚至11、12岁以下,学英语都不晚,肯定是越早越好,但千万别轻易放弃。
这个放弃,不纯粹是孩子不感兴趣。很多时候只是家长看到孩子不愿意学了,想以孩子的开心快乐为主,就放弃了。
我也很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开心,但这些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样可以获得。
“快乐教育”不是说什么都不学,这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在不负重的情况下只要不是特别强迫他,就没有必要担心学习这事儿很辛苦。
03
这两种能力
才是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妈妈,我希望Ryan除了学习之外,也应该是幸福和开心的。而这两种能力,应该是他们这代孩子在未来生活中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
一个是抗挫折能力。
Ryan是个性比较强,也很要强的男孩。他比较完美主义,希望自己方方面面都表现得特别好。有时候不是我要求他,而是他认为自己没做好,就会很难过。
完美主义在他身上的表现是:遇到困难会放弃,会哭闹。
孩子不应该这样面对生活,他应该是遇到困难了。
比如上课得分比别人低了,他就放弃了,也不会去解决问题或者遇到的困难。
这让我特别头疼,我不希望他只会哭,不希望他遇到困难就退缩。
后来想的办法是:他哭的时候我会给他时间哭,等着他。等情绪好了,哭够了,再去安慰他“现在还特别难过不?你要是觉得很难过,妈妈可以让你再哭一会儿。”
哭完之后,我会陪他聊一聊遇到的问题在哪里:
你觉得没有得第一名不开心是吗?
再去引导他:
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得第一名而学的。
一定要和他沟通,让他明白“第一不是一定要得,人要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我跟他说“每个人其实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不足的一面”,让Ryan慢慢的去接受,自己不一定每一面都需要做的特别好。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以后,他的自尊心、好胜心,有很大的改变。
他甚至会自我安慰了:有时候没有做好,他对我说“妈妈,这一点我没有做好,我还很难过” “下一次我遇到这样问题的话,我肯定会做得更好一些”。
但Ryan现在还没有达到我所希望的那么不在乎输赢。
我们成年人有时候不也一样吗,只是我们没表现出来,心里也会不舒服。现在他的抗挫折能力有很大的进步,但还有一些进步的空间。
第二点就是团队的荣誉感,也就是如何与人合作。
这代孩子比较自我,以自己为中心,他觉得自己好了就都好了。上课外课的时候,Ryan只要求自己得第一名,不管自己小组里其他人怎么样。
这一点也是和抗挫折能力一起引导的。
我会对他说:
即便你没有得小组第一或者全班第一,但是在团队的4个人中,你贡献了自己最大的价值,让团队能得到比较好的成绩就可以了。
想想我们不管在哪个阶段,一个人能完成多大的事情,都是需要朋友,需要同事,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力量来共同完成一件事的。
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团队协作。
陪Ryan学习几年了,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样的想法,我是没有的。
在他的年龄该掌握的东西,都掌握了,不太落后,就很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