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聪明的娃,越难带”,是真的吗?孩子有这3种表现,你该高兴
“懂事听话”,让做什么就该做什么,这样才能好好学习,听从管教;是现在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
可是有些老人会认为越是闹腾、活泼、不服管教的孩子反而聪明。如果父母能因材施教,更有耐心,孩子的发展就会更好。
“越聪明的娃,越难带”,是真的吗?下面我们从3个方面聊聊
第一:很活跃,总是坐不住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之后,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家长总会收到来自幼儿园老师的投诉,什么孩子“坐不住”,精神兴奋,总是影响他人,在家的时候也喜欢搞破坏,让人感觉精神旺盛;

一些家长就会觉得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但其实从另一角度看孩子活跃,说孩子的性格非常的活跃,肢体的协调能力发育也是非常好的,而且还在在运动的过程中能跟高的刺激多巴胺和血清素,这些对刺激孩子的大脑都非常有利。
第二:喜欢拆家
很多家长对孩子表现出来的拆家能力都会表现出责骂;可是据省理工教授研究全球的天才科学家后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超强的动手能力”。
所以说孩子对于家里的玩具、电器如果展现出好奇,并不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喜好,毕竟孩子在拆东西的过程中也在思考。因为,动手就是动脑。

第三:嘴巴“叭叭”得特别能说
大家在看到一些小视频的时候,看到一些东北的小孩子特别的能说,和父母讨论的时候,也有理有据不落下风,有的时候是不是也挺羡慕的,自家的孩子咋就不这样呢。
其实,一部分是和地域文化有关,还有就是孩子会主动和人交流表达,就像是个小话痨一样。

那么,在孩子2-3岁的时候处于语言的敏感期,是特别喜欢说话,不管说得咋样,就是在地上看到一个虫子都能说上半天;对于这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爱说话,大脑会非常灵活,而且想象力和联想力丰富,要不然没有办法支撑他表达欲望的的能力;还有喜欢表达的孩子,词汇量大,平时也喜欢看一些课外书和故事书,对孩子是非常有益 的。
文章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