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妈妈:交上万块钱,我家孩子在早教机构听八国语言、摸鸭子~

文 / 宝宝树
2021-07-07 09:13

从去年6月底开始(宝儿7个半月的时候),为了给宝儿选择一家可心的早教机构,我选择了几家开始预约试听课,踏上了漫漫早教选择之路。

在此总结一下经验,希望给各位同在早教路上彷徨的妈妈(北京地区)一点建议。

早教我觉得第一要素就是要离家近,最好溜达着就能去的那种距离。我家在西四环上,因此我选择的机构也都在附近。宝儿大概体验过6次5家机构,具体体验如下。

第一个体验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某宝贝,电话说可以两位家长,我就和妈带着去的。去了之后他们才告诉我如果是爸爸和妈妈一起到可以都进教室,但是如果不是,就只能进一位家长。我当然也能理解尽量少家长进去从上课环境角度来讲肯定是好的,但可以早点告诉我们,我可以和宝儿爸爸过来,否则姥姥大老远兴冲冲地赶来也没什么意义了。我就先让姥姥带宝儿进去了。我正好在周边逛逛看看他们的展示和宣传,借以了解这个机构的实力。

教室门口有个小区域放了很多童书,很多妈妈带孩子在那里看,我也乐得看看书,并不觉得无聊。乐乐趣超有趣的那套翻翻书《猜猜看》和李宝儿超级喜欢的手偶书《摇摆的虫子》就是在那里发现的。

翻了一会书,老师叫我让我进去换我妈,哈哈,姥姥说他们老师都讲英文,她听不懂,勉强配合了半节课,觉得还是我去更合适。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早教机构是说英文的。换我带宝儿后,我们做了几个小游戏,一个是妈妈们抱着宝宝围着一个长椅子转圈,老师唱着歌,当唱到Gymbo set down的时候就把宝宝轻轻放在椅子上一下。有点像抢凳子。

然后就是去器械那边让宝宝自己爬爬探索。但是李宝儿的大动作能力发展的晚,那个时候宝儿刚学会翻身没多久,都还不会爬呢,我只能抱着她到处感受感受,摸一摸。再接下来就到最后了,经典的吹泡泡和降落伞。所有家长和小朋友围坐在一个彩色的绸布降落伞周围,老师吹出好多泡泡,依次说出小朋友的名字,比如到宝儿,就说“Bao Er’ bublle”。

这个时候宝儿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伸手一边抓泡泡一边嘎嘎笑。吹完泡泡,家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抓着那个降落伞的边缘开始上下起伏,大一些的孩子在伞下跑来跑去地笑着闹着,李宝儿坐在原地,也盯着降落伞开心的笑。看着孩子这么欢喜的眼神,那一瞬间,我几乎已经决定了就定在他们家了。

课程结束后,我们又带着宝儿在图书区坐了一会,拍了两张照片做留念。如果不是跟课程顾问沟通的不愉快,我当天可能已经买单了。

说到那个销售,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好。她只是表现出了一种我们家就是这么好,也就是这么贵,您爱买不买的神气,回答各种问题也特别不耐烦,当然也许我的问题也太多了一点:)

要知道我本人就是行业最出名的培训公司的销售,就凭我们公司在业内的口碑,我还天天在客户面前加倍小心的,更何况您这一交就一万多块钱的课程,对我们个人来说不算个小数目,您还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让我花钱还不痛快,那我又何必呢?

于是,我和妈商量还是再比较比较,毕竟我们也才刚刚开始接触早教学校。

现在看那时的照片,我和宝儿的主题都只有一个字:“胖!”,不堪回首啊~

活动区的宣传

那天的孩子多的啊,人山人海的:)

除了看书,李宝儿还过了一把玩具瘾

接下来两周都带宝儿去公园、动物园什么的去玩了。直到7月中下旬,也是在宝树上看到的信息,约到了一家叫“某曼教育”的早教机构。她这个是上门一对一服务的。这个机构倒是非常热情,提前不同的人跟我确认过三次时间,当天她们有一个小姑娘也是准时上门,进门前还带上了鞋套,一切都很细致。

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流程总结起来是看卡片——看各种卡片——玩纱巾——听唐诗——听八国语言,结束。

整个过程李宝儿还是非常投入的,那个时间我发现了李宝儿对看卡片的兴趣,然后有了后续的败家举动——买了整整一箱子全套的杜曼闪卡,快递小哥搬上楼都懒得跟我说话了:)

玩纱巾那段是她拿出一条质地稍硬的纱巾在手心里攥着,轻轻吹一口气,松开后那个纱巾会自己慢慢地膨胀。

其实这么简单一个游戏,这么随手可得一个道具,我们之前就不知道可以和宝儿这么玩。我记得当时宝儿看着这一切的表情是非常专注的。玩完这个就是经典的躲猫猫游戏,她把纱巾盖在自己头上,盖在宝儿或者我的头上,宝儿就笑眯眯地伸手去抓掉,玩得乐此不疲。

最后的唐诗是《春晓》,不过是一个很柔和的女声唱出来的,还挺好听,配合这个音乐,老师拿着纱巾做了些简单的动作,宝儿也是看得很专心。八国语言那个简单试听了一段,她说平时可以当背景音乐放给孩子听。

用激光笔逗孩子,跟我之前在朋友家逗小猫的招数一模一样:)



因为担心走动拍照影响学习效果,我们只选择了一个环节拍了些照片留念。大部分时间还是安静地配合老师。

但是从李宝儿神情各异的表情可以看出她真的非常享受这种“亲子游戏”。也让我感慨,其实,最好的早教就是“陪伴”!

某曼的这次早教的确让我受益匪浅,主要是她传达了很多早教的理念我非常认同。

比如杜曼的理论,我也是从他们这儿听说的杜曼,从此开始上网学习研究。改天会单开贴写宝儿的杜曼之旅。再比如说她给宝儿说的一些动物很生僻,她说科学研究发现,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她说是白领家庭)平时交流的新鲜词汇量大约比普通家庭高20%。这些新鲜词汇的刺激对于孩子尤其是2岁之前孩子大脑的发育有非常好的作用。

但我们目前都常常用太平常的语言跟孩子交流了。比如总是教给她苹果、香蕉、小猫、小狗等等,这些普通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她迟早也会接触,但如果我们有意地跟她说一些诸如:独角仙、玫瑰星云等新鲜的词汇,会比只接触苹果小猫的孩子建立更丰富的大脑突触。

其实所谓八国语言的刺激也是一样的,因为每种语言的音频、音高是不一样的,让她听听各种语言不是为了学语言,仅仅为了更多的刺激。

但是,我实在不知道某曼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我的确很认同它的理念,但它所采用的一切手段,我都可以自己完成(它们的入户课程本来也就是家长自身完成的),而它所用的一切道具,万能的某宝+一台ipad也全部搞定。所以尽管对这个可爱的销售MM心怀愧疚,但我还是决定不花钱上这个课程,真的挺贵的,不如我们自己来。

第三家是一家“国际早期教育学校”。体验的那天是北京去年著名的7.21大雨当天,从早教中心出来已经开始下雨,在路上就已经越下越大,后来才知道那么严重,如果当天堵路上了后果可就严重了,真是越想越后怕。

李宝儿发挥了上车就睡觉的一贯作风,只是这次比较狠,几乎睡了半堂课。她爸爸舍不得叫醒她,就抱着她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我负责用我二把刀的英文水平努力去跟上老师的进度:)

那堂体验课是音乐课,当天的主题是surf(海浪音乐),宝儿在第二支歌开始互动的时候如愿醒来。我到现在还记得她醒来后睁着迷惑的大眼睛打量教室里的一切的样子,真的是太可爱了!

接下来的课程比较常规,那个音乐很有节奏感,爸爸妈妈们坐在地上伸出双腿,把宝宝放在腿上,跟随音乐的节奏,在类似海浪的声音时抱着宝宝左右晃;在一个很快的节奏时上下抖动腿,在最后的一个重音突然分开腿让宝宝坐在地上。通常这个时候,宝宝们会哈哈地乐起来。接下来一段就是爸爸妈妈们抱着宝宝围成一圈,根据不同的音乐做不同的动作。

主要是她爸爸抱着她,那么胖一胖妞儿,做完一圈下来,她爸爸累的气喘嘘嘘,我估计这也是她爸爸后来不同意这家的实际理由:)哈哈。最后他们也玩了一个彩虹伞,跟金宝贝的模式一模一样,就不详述了。



下了课可以在游乐区玩一会儿:)

这家我其实很喜欢。因为他们有配套的幼儿园,采用的是我非常认同的蒙氏教育。又不在商场里,周围环境很安静,门口免费停车。而且也许是新开的缘故,人也不是很多。当天因为下雨了,赶着回家,都没能跟课程顾问好好聊聊。

大约又过了一两周的时间,他们正好有一个父母讲座邀请我参加,我也想去好好了解一下,就再次去了这家机构。讲座主要是讲蒙氏的,之后他们的园长讲了话,我非常喜欢,尤其是她提到他们的机构后面有一个自己专属的农场,里面会养很多小鸡小鸭,会种很多农作物,她希望孩子们不是只在书上看到过小鸡,她希望孩子们能去亲眼看看小鸡,能亲自摸一摸小鸡的羽毛,能亲自闻一闻鸡屎的味道。

她还讲到他们农场的四个角落会设置peace corner,让幼儿有渠道面对自己的情绪。这些描述让我太着迷了,一副画面顿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当时觉得,就冲着农场,这一万多也是值得的啊!

会后,我跟她们的园长确认,那个农场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使用,园长说,农场就在后面啊,现在就可以用啊。我突然动了根弦,想先去看看那个农场到底是什么样子。当我真正抵达“农场”里的时候,大失所望了。是的,它的占地面积的确很大,也的确有活生生的农作物,一大片比我高出很多的玉米正在茁壮成长;也的确铺设了一些儿童娱乐设备。

可是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么说吧,它更像是一片原始的农田被圈了起来。里面除了一条环形的弯弯曲曲的小路和散落的几件钻桶、滑梯,就没有什么人工的痕迹了。大门半掩着,但不影响任何人进出,不知道是不是暑假的缘故,偌大的农场里我看不到一个人影。出了大门就是河堤和一座小桥,过了桥就是一大片村子。如果不是转到这边,我都不知道北京的四环边还藏着这么一个城中村。请原谅我看到这样“农场”,看到这片原本该代表着自然、绿色的玉米地,脑子里出现的却是“危险”。这片农场上在我看来四处都是安全隐患,我开始对这家机构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

也许是我以偏概全了,但此时我反而不着急了,既然各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不妨多比较几家,至少求个心安。

可是接下来各种原因,宝儿不得不离开我跟妈回老家生活一段时间。李宝儿的早教体验之路暂时中止。接下来的体验未完待续,下篇再谈。

内容来源:宝宝树用户@懂事儿妈

UID:u916804455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