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求你别吼我了!”被父母吼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文 / 嘉英语数外
2021-07-09 00:18

“闭嘴!哭什么哭!”“你就不能快点!”“还玩!赶紧写作业!”“说你几遍了?怎么就不长记性!”

这些话,有没有你觉得很耳熟?

每次都想和孩子好好说话,可每次说着说着就丧失了耐心,最终耐心耗尽,就只剩下了吼叫!

好像我们跟孩子讲道理,他根本听不进去,对孩子妥协又怕骄纵了他,只有吼叫立竿见影。

但一次又一次的吼叫,好像并没有让孩子“变乖”,而且还会使孩子大脑受损!

经常被吼的孩子,大脑发育会受损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Martin A. Teicher教授及其团队曾用十余年的时间,研究了父母吼骂对孩子的影响。

研究显示:

经常被吼的孩子,大脑中负责理解口语的区域和前额叶之间的连接低于正常水平;大脑左侧颞上回的灰质体积较大;海马体会变小。

即:父母的频繁吼骂,会破坏孩子的智力、言语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的发育。

父母的吼叫,会让孩子承受情感伤害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经常被其他人吼骂,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想必不管多么乐观的人,都受不了吧!

《儿童发育杂志》发表过一项研究:

父母冲着孩子大吼大叫的行为,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后果,使孩子焦虑、压力和抑郁的程度增加,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加。

童年经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往往会产生各种性格缺陷,与父母的关系也不那么好。

图源:电影《四百击》

那么,不吼娃,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找到真正生气的原因

很多时候,家长的吼并不是冲孩子,而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忍不住吼了孩子后,是不是也能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平复情绪,好好想一想找到真正让我们生气的原因,避免下一次的吼叫呢?

2、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孩子更是如此,磨蹭、不专心、爱偷懒……

想让孩子变得更好的想法当然没错,但是我们也要给孩子时间做出改变,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有话好好说。

3、换一种表达方式

其实,很多时候温柔地沟通,要比吼骂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黄磊带多多参加《爸爸去哪儿》时,有次多多因为选择了不好的房子忍不住一直哭。

面对一直哭的女儿,黄磊很温柔地问:

“要知道是这个样子,你就不选这里了,你有点后悔,是吗?为什么不喜欢这里呢,因为这里只有一张床对不对?”

这一句话说到了多多心里,她慢慢停止了哭泣,接着黄磊又说:

这个房子我很喜欢,你知道为什么吗?第一,因为我很久没睡这种上下铺的双层床了。第二,我们在这里碰到了很多小朋友,他们唱的歌好不好听?他们对我们很热情对不对?你去摸摸自己的床,是不是软软的,有垫子的?你再摸摸当地小朋友的床,床板上只盖了一层布,他们专门为你准备了垫子。

就这样,黄磊用很温柔的方式帮多多接受了这个不那么好,但是充满“爱”的屋子。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是很“通情达理”、很好说话的,只要家长弄清楚孩子到底被什么难住了,他在意的是什么?对症下药,那么好好沟通就不难。

给大家分享一套家庭教育书籍《蔡真妮家庭教育作品集》

这套书共有3册,《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和《用爱成就孩子的一生》

蔡真妮在书中,讲了很多她3个孩子的成长趣事,还有她见过的育儿实例,通过这些经历结合一些理论上的教育观念,帮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更好的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学会自律、自信,成就孩子的一生。

从这3本书的书名上也能看出,这套《蔡真妮家庭教育作品集》的目的就是教家长如何尊重、接纳和爱孩子,让孩子自信、积极、乐观的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