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宝宝语言发展规律,看我们家宝宝达标了吗?

文 / 育儿母婴师
2021-08-21 00:20

别以为语言就是早说话晚说话那么简单,语言能力的好坏关乎宝贝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语言发展好的宝贝,往往求知欲强、知识面广,智力发展也更好哦!更重要的是,抓住宝贝发育的关键期,语言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所以,别再以为语言发展只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啦!

宝贝最初几年是语言发展最快、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爸爸妈妈若能够了解和遵从宝贝语言的发展规律,给宝贝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宝贝在这个时期的语言能力发展速度会有相当惊人的表现哦!

0~1岁:

妈咪的陪伴很重要

语言发展里程碑

0至1岁之间,宝贝在语言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宝贝在3个月左右已经可以从吮吸、咀嚼、吞咽动作中演变而发出音,辅音有所增加,唇音出现,啼哭、轻轻发声、“咿呀”发声、尖叫、发笑。宝贝对说话声很敏感,尤其对高音很敏感,会以惊奇的表情或行动的改变对说话声做出反应。在6个月左右,他们能对音节进行重复,模仿单音节的声音,能够区分熟悉及不熟悉的声音;能区分友好、恐慌、愤怒等不同情感的语调,从而感知对方的情绪状态并有所反应,发出辅音与元音的组合音,如:ba、ma、ga、da。8个月左右无规则的“说话”达到高潮;试着模仿声音,发音越来越像真正的语言。直到9到12月左右,宝贝已经能说出简单的词和重复的字。同意点头,不同意摇头、摇手,在口头提示下做出摆手或拍手的动作;听到家中某成员名字时头转向该成员;听到熟悉的玩具名称时能转向该玩具;对“放下”一词能做出反应;听到“别动”或“不乖”时常能中止行为。能说出最基本的语言如“Ba-Ba、Ma-Ma”,而且有所指。

及时回应宝贝的哭声和需求

哭是宝贝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宝贝会使用哭声来告诉我们其需求。爸爸妈妈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观察了解宝贝的哭声和需求。宝贝饿时,妈妈可以先说:“哦,宝贝饿了!妈妈知道了,妈妈准备一下,就来喂你。”每一次都说同样的话,逐渐地宝贝在听到时,就会开始安静下来,学习等待。当然,妈妈回应的速度就得考察宝贝的天生气质,有的反应较强,依然哭得很大声、很急促,妈咪相对的速度也得稍微加快一些,或说更多的语言,让宝贝从中感受到安全感,并学习改变气质。

多和宝贝面对面交流

宝贝语言能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听觉体验,但仅仅听声音是不够的,宝贝也需要有机会看到语言是如何从说话者口中发出来的。唇型伴随着相应的声音,为宝贝学习语言提供重要线索。刚开始宝贝会随机发出一些音,后来逐渐发现用不同的口型会发出不同音。爸爸妈妈应多和宝贝面对面聊天,当宝贝开始发声时,及时给予回应。例如当宝贝偶尔发出Ba-ba,da-da,等音时,爸爸妈妈可以把一些常见儿歌的歌词换成ba-ba,da-da,ma-ma,pa-pa等来哼唱和回应。宝贝很喜欢和照顾者聊天,尽管他只能发出咿呀语,但大人和宝贝互动、回应或模仿他的声音能给他很大的肯定,可以激发他练习发音。

1~2岁:

宝贝脾气变坏与语言发展有关

语言发展里程碑

1至2岁之间,宝贝的语言模式更加清晰具体也逐渐成型。12到18个月之间是宝贝的口头语言开始发展的阶段,喜欢重复别人说的话,开始明白一些日用品的名字,会指出或说出所要东西;能听懂发出的短指令,用手势交流。对于熟悉的物品和人,能说出名称和姓名;会使用“动词”,如:抱、吃、喝;喜欢用一个发音来泛指一类事物。18到24个月之间是宝贝学习名词的关键期,他们能够听懂并指出自己身体的各个主要部位,也可以按指示办事。宝贝开始喜欢重复地听一首歌、读一本书等。开始用名字称呼自己,如果别人提问,能够正面回答出自己的名字;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如,“尿尿”;会用“你好”与人打招呼,用“再见”道别;能说出20~200个单词;说3到5个字的句子;说话像打电报一样,约25%的语言能使人听懂。

乐于对宝贝语进行解码

在1岁半以前,宝贝的语言是“单词句”—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因此1岁至1岁半被称为“单词句阶段”。单词句含义不够明确,语音也往往不够清晰,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必须辅以表情和动作。由于单词句表意不够清楚,成人除了根据宝贝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外,还必须根据说话的情境来推断其意义。一般只有与宝贝亲近的人才能听得懂,所以有时小宝贝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发脾气。

对宝贝的语言进行适当的解码,以完整的语句说出,并蹲下来让宝贝看到说话的嘴形,是帮助这个时期宝贝语言发展很重要的态度。比如宝贝说:“走。”其中有“妈妈,离开这里”、“妈妈回家”或“妈妈,去散步”等不同的意思,需依情况而定。比如宝贝说:“吃。”其实宝贝想表达的意思是:“妈妈,我要吃苹果。”这时妈妈可以回应:“妞妞要吃苹果。”如此以后,宝贝就会很清楚地说:“妞妞要吃苹果。”

应对宝贝语言能力不足时的坏脾气

此阶段宝贝掌握的词汇很少,语言能力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有时就只能用哭闹、发脾气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挫折。面对宝贝的不安,爸爸妈妈一定要冷静,可以猜测他到底想要什么,还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活动来满足他。好在这时的宝贝注意力非常容易转移,只要给他有趣的东西,他就会高兴地玩起来。为了让宝贝有轻松愉快的情绪,你应该对宝贝的情绪反应及时做出应答,让他感到时刻处于你的关照之中,这对培养宝贝健康的人格和个性很有好处哦!

2~3岁:

丰富多元的语言环境

语言发展里程碑

24至30个月之间,宝贝慢慢学会用形容词,会用你、他、你们、他们等代词,知道50个左右的日用品名字,也开始会说简单的复合句,叙述经过的事。他们基本会背儿歌8~10首,会说5~6个字的句子,一共掌握常用词汇300个左右。宝贝们慢慢长大,到31~36个月左右,他们开始懂得“里”、“外”、“如果”、“和”、“但是”的概念,会问一些关于“什么”、“何时”的问题,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并问为什么,能说出有5~6个字的复杂句子和大约500个单词。会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谢谢”和“请”,在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方面也愈来愈正确,更能叙述不在眼前的事物了。

宝贝处于语言爆发期

宝贝两岁以后进入了“语言爆发期”。爸爸妈妈在这个时期中可以引导宝贝用清晰的话语和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愿。也许宝贝在这个时期里不能一下子准确地表达,即便已经知道宝贝的意思,也要让他说完,千万不要剥夺宝贝说话的机会。爸爸妈妈可以试着“轰炸”目标词汇,就是对所教的词汇反复强化,在各种场合出现你想要宝贝掌握的词,例如“帽子”,“红色的帽子”,“你的帽子”,“我的帽子”“戴帽子”等等。只有这样,宝贝才能把“帽子”保存到长时记忆的仓库里经久不忘。等再看到帽子时,无需提醒,宝贝自然会说“帽子”,这就是强化的效果。

如何面对好奇宝贝

这个时期宝贝爱问“为什么”,当宝贝提出“为什么”时要耐心解答,不要因为工作繁忙的原因简单回答或敷衍了事,让宝贝享受控制语言的快乐。在3岁左右这一阶段,最明显的变化是在日常会话中,宝贝的角色由被动或“受控”的状况,向主动的或“反控”的状态变化。宝贝开始提问,开始主动地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爸爸妈妈可以从宝贝的讲述中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另外,爸爸妈妈要细心,并善于引导宝贝对你讲心里话的欲望。宝贝的情感都是直接而且外露的,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身体的姿势、行为的变化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其内心情绪的变化。如一向活蹦乱跳的宝贝忽然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此时爸爸妈妈不能急于哄宝贝开心或不理不睬,而应该引导他将内心的情感倾诉出来。“为什么今天没有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宝贝有什么话要对妈妈说吧?”“今天和小朋友玩得怎样?”都是很好打开宝贝话匣子的好问题,为了表达自己对宝贝谈话内容的关注,可以经常在宝贝说话时使用“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鼓励宝贝继续说下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