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0响起 请为市南打call | 市南教育期待您的一句“满意”!

文 / 瞰市南
2021-09-23 09:14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市南区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

全面实施提质扩优工程,

全力擦亮"最优教育在市南”金字招牌,

努力实现“每所学校都精彩、每名师生都出彩”的工作目标。

在即将迎来的满意度调查12340的来电中,

请您为市南教育点赞!

愿我们真诚的努力,

赢得您一句“满意”!

教育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

全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在巩固提升前期学区制改革成效的基础上,市南区结合区域实际,探索实施“1246”集团化办学改革,构建具有市南特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新样态,全面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不断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稳步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水平。通过“4聚1检1竞赛”,多维度立体化实施人工智能教育。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人工智能课程,开展人工智能与Python编程教学研究,组织市南区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系列竞赛。成功申报创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区域构建“互联网+悦动”教育新生态的创新做法进行全国推介,5个单位获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称号。

构建“以海育人”海洋教育高地。在全国率先实施“一学区一院士、一校一专家”海洋育人引领机制,出版《基础教育海洋特色课程汇》,实施“双师”海洋研学教学模式,深入推进项目式学习、STEAM教育研究,建立“时尚市南”海洋研学板块,开办海洋研学“云”课堂直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基础教育海洋特色课程汇》获得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区域“以海育人”教改经验全省推介。

教育质量提高获得新成效

以“课程规划编制”项目推进“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实施“五十百千”行动项目,建设“五让•三高”悦动课堂新样态。市南区开设中小学、幼儿园市级公开课、交流课和名师开放课253节,市级参赛课获奖280节。全区14个单位获市级教学成果奖,推出具有广泛参与度和覆盖面的76项市南区悦动课堂优秀教学模式和教学法,区域推进“悦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经验全国推介。

加强作业设计研究,保障“双减”政策落地。继续坚持零起点教学,在前期深研有效作业设计的基础上,初小各学科把作业设计纳入学科教研体系,针对学情设计布置研究性、综合性、实践性作业,体现多样化、个性化作业类型,通过科学的布置作业与批改,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素质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

印发《市南区教体局“德育为先、五育融合”校家社协同推进一体化德育工作实施意见》。推进“1+N”德育一体化研究,形成以道德与法治关键课程为核心的全学科课程育人体系。为全区中小学每个班级配备了《写给青少年的党史》丛书,开展“童心向党跟党走,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领中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始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努力健全体教融合的育人机制,通过加强体育师资专业建设和培训力度、精准推进“技能链”普及与提升、构建青少年体育一条龙竞赛体系等举措,全面实施学校体育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生生有强项、人人能参赛、个个乐运动”的青少年体育工作新格局。全区学校共荣获38项国家级、28所省级和50所市级体育特色学校称号;向国家、省、市专业运动队输送各类体育人才300余人。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稳居95%以上。市南体教融合工作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高度评价。

创新“五级一体化”美育管理模式,建立“中央音乐学院青岛音乐中心”、青岛市美术馆等美育实践基地,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美育育人机制,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学生合唱等六大项目的全面普及与特色发展。举办国际管乐艺术节、戏剧节、音乐节、等活动,培养高层次、高素养美育教育人才万人次。市南区入选全国百所中小学美育教育成果展,美育工作经验获得省教育厅邓云峰厅长的亲笔批示并在全省推广。

教师队伍建设焕发新活力

出台《关于加强市南区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攻坚行动,大力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教育月及从严治教、有偿补课专项整治,推进中小学在职教师开展新教师宣誓、教师职业礼遇、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氛围。

持续推进“四有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在全市率先建立4个区级师德涵养基地。开展“教研训一体化培训”“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活动,参训干部教师约4530人次。目前,全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优秀班主任2人,山东省特级教师12人,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1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0人,山东省教学能手25人,具有市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教师300余人。公开发布《市南区教育高层次人才专项实施细则》,面向全国招引优秀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经验被教育部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教育保障水平提档再升级

制定实施《青岛市市南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青岛宁德路小学、青岛澳门路小学、青岛金门路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校舍建筑面积约6.67万平方米,增加学位2700个,比去年上半年增加2700个学位,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100%。

在全市率先实现学生营养午餐100%全覆盖。区政府每年投入财政资金对局属学校食堂人工、水电气日耗进行全额补贴,学生所交餐费只用来购买食品原材料。实施大宗食材统一招标集中采购,局属中小学执行每天两荤、两素加主食和水果的午餐统一带量食谱,由营养专家审核制定,提前一周通过市南区政务网教育体育专栏向家长和社会公示。每年组织开展食堂厨艺培训和技术比武,持续提升学生营养餐质量和口味。

教育惠民服务再添新亮点

在全市率先建立招生工作联席会制度,协同七大部门实现入学服务平台深度融合、一网通办,让入学更阳光更公平。优化“六个一”行动,通过招生服务入幼儿园、入学校、入学区、入家庭、入社会,为家长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宣讲、问题答疑、科学育子等服务。成立衔接教育专家团队,设置入学适应期,深化“始业课程”研究,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坚持“零起点”,让每名儿童打心眼里爱上上学。

在全市率先全面实施课后托管服务,制订课后服务“一校一案”,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积极开发设置多种课后服务项目,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提供以发展特长、培养兴趣、拓展素养为目的的各类社团活动,市南学子悦享课后服务。

加大学前教育普惠力度,在全省率先实施“一街一案” 加强街道联动机制,全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依托山东省游戏实验区,打造“慧玩空间”品牌。在全市率先推进学前教育联盟办园工作,覆盖率达100%。目前,市南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7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优质幼儿园(省一类以上)占比达77%,均位居全市前列。成立山东省首个特殊教育发展委员会,成功创建山东省随班就读示范区,区域特殊儿童受益良多。加强社区教育,优化“悦享课堂”品牌,开展丰富公益体验活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