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科目二 |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

文 / 满天星育儿
2021-10-02 09:10

重点梳理

01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

选择/辨析

▎知识讲解

课后练习

例题1: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使用易于识别的生活行为规则标识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美化环境

B.便于幼儿看图说话

C.便于幼儿认识各种符号

D.便于幼儿习得生活技能和行为准则

「答案」:D

「解析」:生活行为规则标识图是为了幼儿在活动中能理解最为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行为准则,而且在活动中能遵守,并习得这些要求,因此答案是D。

例题2:

什么是幼儿园环境?为什么幼儿园教育中要强调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请联系实际说明。

「答案」

(1)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的要素的总和。因此,幼儿园环境按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

(2)幼儿园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重视环境的创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为幼儿提供发展保障。幼儿要在幼儿园吃饭、睡觉、游戏等,只有具备相应功能的建筑、空间设备才能使幼儿感到安全、方便、舒适和愉悦。

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宽敞的空间、齐全的设备器具可以使幼儿肌体得到锻炼;整洁、优美的环境会给幼儿美的享受;具有探索性的环境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文明有序的集体活动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使幼儿感到宽松、自由、被尊重、被接纳,从而乐观自信。

③激发幼儿创造潜能。幼儿不是环境创设的消极旁观者和享用者,而是环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和互动者。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会参与设计构思、材料搜集、动手制作和布置的全过程,激发了幼儿自我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在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环境,探索环境,控制和驾驭环境,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例题3:

幼儿园大一班开展识字比赛,教师为此创设了班级墙面环境。

问题:请根据创设环境的基本原则,对材料中的识字比赛创设环境进行解析。

「答案」

该案例中为识字比赛创设的墙面环境基本体现了环境创设的原则,有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地方。

(1)目标导向性原则。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该案例当中,充分体现了环境创设与识字教育目标相一致,也就是目标导向性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该案例中的环境创设能够适应幼儿的这种差异,如:小火车上有简单和复杂的字。另外,环境是幼儿喜欢的卡通小火车形象,符合幼儿的兴趣,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该墙面创设可以更趣味化、儿童化些,比如为小火车涂上色彩;字迹书写要工整,并且不要出现涂改痕迹,更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3)经济性原则。给幼儿提供物质条件时,应以物质条件对幼儿发展的功能大小和经济实用性为依据,案例中的做法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根据教育目标需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

明日预告

下节内容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

导入练习:

例题1:

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

答案:(1)有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2)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个性,适应社会生活;

(3)有利于幼儿园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近期内容回顾

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

幼儿园一日生活

已完结模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组织与实施”部分解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解读

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必备素质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和特点

我国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学前儿童动作和语言的发展

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幼儿认知的发展(思维)

幼儿认知的发展(记忆、想象)

幼儿认知的发展(感知觉、注意)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

儿童发展理论概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