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嫌弃你的孩子太淘气,可能是富有创造力的表现
许多家长都对自己孩子太过淘气感到头疼,希望他/她能够懂事一点,乖巧一点,不要惹事生非,别给他们制造麻烦。然而,凡事分两面看,孩子淘气固然会产生不良后果,其实也有他/她的优点和值得赏识之处,甚至是孩子聪明、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现。
俗话说,“淘丫头出巧,淘小子出好”。作为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孩子淘气的问题,适当地赏识孩子的淘气,让孩子在淘气中学习,在透气中进步。
在对待孩子淘气的情况,这个爸爸采取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
儿子非常喜欢玩泥巴,一玩起来就陶醉在其中,整天把自己弄得跟“泥猴”似的。这天,儿子放学回来又开始玩泥巴了,还把妈妈刚给他买的新衣服给弄得脏兮兮的。爸爸没有着急责备他,走到他身边,露出惊喜的表情对儿子说:“哇!多漂亮的‘坦克’啊,你是怎么做出来的?真行!爸爸小时候也喜欢玩泥巴,就是没你这样的创造力,做出这么漂亮的坦克来。你为什么想到做坦克呢?是不是长大了想开坦克啊?”
儿子高兴地回答:“是啊,爸爸,我的梦想就是长大后自己造坦克、开坦克!”
“嗯,这个理想很伟大,爸爸支持你!可是儿子啊,造真坦克要比做泥坦克困难多了,需要掌握好多好多的知识,你打算怎么实现这个理想呢?”
“嗯,对哦,那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儿子沉浸在他的理想中很自然就说出来。
“对啊,只有通过学习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才能实现造坦克、开坦克的理想,爸爸一定会支持你的!”爸爸摸着儿子的头继续说道,“那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充实自己,为将来造坦克做准备,好不好?等作业完成了,爸爸也陪你一起做坦克,我们乡下那种红胶泥,用来做坦克更好看漂亮,爸爸下次回去带一些回来给你!”
“真的呀,太好了,谢谢爸爸!”
这个爸爸在对待儿子淘气时,站在赏识的角度上给予了正确的引导,因势利导,将儿子过剩的精力、体力引导发挥到适当的活动中区,不仅满足了孩子好动和求知的心理需求,还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