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打赌赢了给女儿剃光头,妈妈支持:而我只心疼那个读幼儿园的女孩

文 / 丸子情感馆
2021-11-12 18:15

01

大家好,我是龙妈。

前两天龙爸熬了个大夜,说是啥中国电竞队参加的国际性游戏竞技的决赛。

我这个常年不打游戏的老母亲无感。

但我看网上各路博主对这个赛事十分关注,纷纷带头下赌注:

有转发微博抽现金的,有送自己做的饭菜的,有说给如果赢了就再也不刷微博的......

各路献计,百花齐放。可以说是小范围的狂欢了。

但是我却看到另一个令我匪夷所思的赌注。

一个名叫“小米粒粒”的短视频博主。发了一条镜头对着一个看起来还没上小学的女孩儿,爸爸对着镜头喊:“要是edg(战队)能赢,我给我姑娘剃光头!”

11月7日,中国游戏战队EDG拿下了英雄联盟 S11全球总决赛的冠军。

他说要去买锥子,说海南天太热了,所以必须得剃头。

网友评论:饶了你女儿吧。

他回复:不行!edg必胜!(原评论已经删除)

视频的最后,真的给他姑娘剃光了…

剃头发之前,小姑娘头发这么多。

当时看得这个气的啊,是什么样的爸爸才可以拿自己的女儿下注?

这一行为被几个博主发出来,说这个爸爸拿剃女儿头发来蹭总决赛的热度,不是一个爸爸能做的。

结果可能这位爸爸被议论的多了,妈妈跑出来发微博,矛头对准揭发自己的博主:我觉得你误解了,爸爸言辞是太激烈了,但初衷是为了孩子。你才是蹭热度吧?

但凡一个正常的家长,都不会在孩子开始上学之后给孩子剃光头吧?

行,就当孩子真的头起疹子了,需要剃头,但是为什么要和喜欢的比赛输赢绑定在一起呢?

真为了孩子着想,那要是edg没赢呢?

我还有一个很不理解的点,为什么这个时候妻子这个角色战胜了作为妈妈的角色,站在了孩子父亲这边?

她应该上幼儿园了吧?剃了之后去班里肯定会被小朋友笑话的。以后心里有阴影了怎么办?

从头到尾,这个女儿都是被放在被动的位置。仿佛她没有自由意志,她的头发爸爸想剃就剃,她的哭声也没有造成任何的回响。

我真的不理解,同时我也开始心疼这个女儿。

02

尊重孩子的自我意愿

有多重要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网友路过看到的一张寻物启事,很有意思。

是一位父母想要找到孩子丢失的一本卡册。

寻物启事的最后写道:这是孩子攒了很久的卡片,是他很心爱的东西,如果您捡到了,请及时联系我们,非常感谢!

底下很多网络评论:好羡慕这样开明的家长,自己小时候从来没有被这样对待过。

家长要么烧掉自己小时候辛辛苦苦手机的卡片,要么就是把自己很喜欢的布娃娃弄没了。

虽然很多这些事情,看起来都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不就是布娃娃丢了么,不就是游戏卡没收了么?

但就是这些看起来不足挂齿的小事,让孩子的爱好不被家长看见,让孩子的喜爱之物不被重视,也让孩子的心情没有被家长看见。

作家莫言曾说过: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尊重是相互的。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缺少对孩子的尊重,从小就无视孩子的心情,那么孩子长大必然也有样学样,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甚至在父母面前狰狞地说一些伤人的话。

许多孩子到了青春期,明显变得爱顶撞父母、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甚至动手。

知乎上就有很多匿名的帖子,上面都是博主小时候因为父母不尊重自己,导致自己长大之后性格变得不相信任所有人,也不信任他自己。

武志红老师曾说:如果孩子的意愿能够外化实现,就是一个生的能量,可以很好地滋养生命;而如果孩子的意愿在关系中被压制了,就成了一个死的能量,要不对外攻击别人,要不对内攻击自己,都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相反,看《俗女养成记》里的陈嘉玲,小时候嘉玲被妈妈“逼”着学钢琴,全家人好不容易攒足了钢琴钱,想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音乐天才”。

结果没多久,嘉玲就不想学了。

和一般家长不一样的是,在嘉玲表示自己对钢琴没有兴趣之后,她的家人并没有把“浪费钱!”“不能不学!”这些句子挂在嘴边,也没有责怪她,而是尊重了她的意愿。

虽然钢琴课的钱已经交了,钢琴也已经买了,爸爸还和妈妈还是带着她去退课,和老师道歉,然后带自己的女儿大吃了一顿。

陈嘉玲因为在家里被尊重,自己表达的意愿都可以被家里人看见,所以她内心充实。

所以她18岁敢提着箱子一个人从台南的小乡村去台北读书工作闯荡,也有勇气在39岁之后不顾其他人的看法辞职,分手,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这些,都离不开小时候她爸妈对她自我意志的尊重。

03

尊重孩子,

是我们的必修课

还记得龙哥大概3岁的时候,有一次在游乐场和他一起玩沙子。

这是他第一次玩沙子,我就没忍住想要上去教他怎么玩儿。比如用什么工具,比如把啥子倒进哪里。

当时我看其他同龄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我的龙哥相比之下有点“笨拙”。

我看他笨手笨脚的样子,没忍住上去想要手把手教他堆沙子。

但是龙哥坚持要自己整,并且一字一句地和我说:“妈妈,我就只是想堆一个沙堆。我想自己来。”

于是我忍住了,仅仅是旁观,在他靠自己的双手堆起小小的沙堆的时候止不住地鼓励他。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学会了尊重孩子的意愿。

当然,尊重不是顺从。

比如他们拒绝完成作业,只想着玩,这当然不行。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理解你想玩的心情,但是学习是必须做的。

有些规矩,说好了就要做。

除去这些,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现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跟孩子“较量”。

我们需要做的是把握这个度吧。

我想,这就是我们爱孩子的方式,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明白:

真正的爱,不是控制,不是强迫,更不是无视。

而是尊重,是信任,是成全。

我相信这将是孩子这一生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

就像李安导演所说:“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说,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们的尊敬,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一个原因。”

我想,这是我们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学霸和学渣之间,相差的不是智商,可能是学习方法。

思维导图是学霸们都在用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还通过抓重点抓逻辑的方式,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18节精华视频大课

三大板块教你提升学习力

助力孩子10倍速提升学习力

▼Get四两拨千斤的学习技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