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到家闷闷不乐,幼儿园发生了什么?3种方法让孩子吐露心声

文 / 90后育儿生活
2021-11-18 18:28

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后闷闷不乐,情绪低落,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怎么都不说,越不说啊我们就越着急,心里不断打鼓,是不是孩子被欺负了?是不是老师批评孩子了?孩子在幼儿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呢?

我想每个家长都想要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是怎么渡过的,每当孩子放学的时候,就忍不住地拉着孩子问东问西,有的孩子会迫不及待地主动给家长分享自己的经历,有的孩子却不愿意告诉家长,如果孩子开开心心的也就罢了,就怕孩子不开心,又不说,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不愿意向家长说出来的那些事情往往是不开心或者不好的事情,比如玩具被抢了,自己被别的小朋友打了,被老师批评了,而那些高兴的事情不用你问,孩子也会说出来。

所以,孩子不愿意说的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

1、孩子之前可能有说出来以后被家长指责的经历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孩子的求助会下意识地指责孩子,举个例子,孩子被抢了玩具向你求助,你是这么回答的:那你抢回来呗,这有什么难的,勇敢点,你自己的玩具你都不敢拿回来么?

这种话在孩子听起来就是责怪自己没胆量,孩子本来是遇到了困难向你求助,结果你不但不帮忙反而把孩子奚落了一顿。所以,以后孩子再遇到玩具被抢,被人打了,被老师批评了的这种不好的事情,就不会告诉你了。

不告诉你就不会被你指责,自己就是安全的。

2、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三四岁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描述一件事的全部过程是需要比较好的他不知道该如何将事情的经过完整地说出来,因为描述事件需要用到比较复杂的句型,比如因为。。所以。。。或者是“然后。。。。最后。。。”,这些句型是比较考验孩子的语言能力的。

所以可能就会出现你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他眼睛转啊转地想了半天,最后却没说出个一二三来,如果家长比较着急,问得太多,孩子就更不容易说清楚了。

3、孩子还沉浸在伤心、委屈、生气的各种负面情绪里

孩子是事件的当事人,所以当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以后,孩子会沉浸在伤心、委屈、生气等各种负面情绪里,而我们只关心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急于给出解决办法,孩子感觉自己的情绪没有被看到,所以就不愿意说话了。

面对不愿意向家长倾诉的孩子,家长很担心,会忍不住去问孩子发生了什么,所以能看到在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出来的一瞬间不停地问孩子,有的孩子会说,有的孩子会选择沉默,这时候我们就要用一些小技巧才能从孩子嘴里获得真实的信息。

首先千万不要这么做:

  • 不断逼问孩子:为什么怎么了
  • 不断催促孩子:你快说你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啊

当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传递出来的情绪一定是焦急的,生气的,失去耐心的,孩子听到以后只会撇着小嘴低垂着眼睛,仿佛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又害怕又委屈。

我们的情绪将孩子吓退了。

正确的做法是这样的

1、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说出孩子的感受

当我们观察到孩子不是很开心的时候,蹲下来眼睛看着孩子,拉着他的手说,你现在看起来不太开心,看到你这样我有点担心,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告诉我呗。

如果孩子不说,那我们就不要追问了,而是告诉他:好吧,我知道你现在需要时间,那等你准备好了再告诉我,妈妈随时都愿意跟你聊天。

如果孩子开始大哭,别着急,这是好事,因为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内心被看见了,这是委屈得以释放的信号,此时,我们只需要拥抱着孩子,轻轻拍着他的背对他说,你一定很难过是不是,哭吧,妈妈理解的。

等孩子释放完情绪以后,自然就会对我们敞开心扉了。

2、和孩子玩情景游戏还原事件经过

如果我们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好的还原方式就是情景游戏,比如,孩子只是告诉你自己玩具被抢了,但是却不说被谁抢了,什么情况下被抢,自己是怎么处理的,那我们就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求证,我们扮演孩子,孩子扮演其他小朋友,然后我们去抢他的玩具,看他怎么回应,他的回应方式多半就是自己的遭遇。

再比如,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处理抢玩具这些冲突的时候,就让孩子扮演老师,我们扮演孩子。

只有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真实的反应以后,才能找到帮助孩子的正确方法。

3、把孩子当成闺蜜当成朋友,主动向孩子倾诉自己的烦恼

父母的行为和说话方式是孩子模仿的对象,面对不愿倾诉的孩子,我们可以先主动向孩子倾诉,打开自己的心扉,然后孩子就会模仿你的思路,向你倾诉。

比如,我们给孩子说,哎,我今天遇到一件非常不开心的事情,我排队被一个人插队了,我当时特别生气,这个人真没礼貌,然后你猜我怎么做的,我严肃的告诉他,不好意思,请到后面排队,我是不是很勇敢。

当我们给孩子说自己遇到的困难、烦恼的时候,并不是降低我们作为父母的威严,而是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大人也会遇到各种不开心的事情,大人也有遇到困难,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思考,可以怎么做。

给孩子吐槽完以后,再问她:你今天有没有和我一样,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这个时候,孩子多半就说出来了,而且会巴拉巴拉说个不停。

上述这3种方法是墨仔上幼儿园以后,我经常用到的,接纳孩子的情绪,可以让孩子的情绪能力逐步提升,和孩子玩情景游戏,我知道了幼儿园里从入园到放学的所有流程,以及吃饭、上厕所、睡觉时候,老师是如何安排的,经常和墨仔倾诉我自己的烦恼,让墨仔同理心增强的同时,还能主动的给我倾诉自己的感受,亲子沟通的渠道非常畅通。

如果您恰好也有这方面的烦恼,不妨试一试,做一个“会聊天”的父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