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幼儿园交流“育儿经” 共同探索科学养娃
见面就交流“育儿经”的,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宝妈”,一种是幼儿园老师。
12月10日,2021年学前教育“研究共同体”学术研讨及培训活动举行,来自全市部分幼儿园的老师通过案例分析,科学解读数据等,探索“科学养娃”的方法。
“我们在大班开展了自理能力大比拼的活动,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叠汗巾、整理衣物等比赛,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川幼春晖幼儿园园长郭丽娟分享了他们幼儿园日常的课堂活动内容。郭老师介绍,他们的课程设置,更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我们通过收集、分析孩子们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数据,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从而引领孩子更好发展。”郭丽娟介绍。
据了解,郭园长所提到的数据监测,就是绵阳去年12月启动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即从教学行为、教育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多方面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解读。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绵阳在学前教育方面,儿童在五大领域的发展,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朱殿庆说。
除了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在2016年,全市开始打造学前教育“研究共同体”,成立十所基地园,以“三环”模式,搭建教师专业成长互助平台。

一环就是最初的十所教育科研基地
二环就是每一个基地园再联合或帮扶十所幼儿园,这样十乘十就是一百所了;
三环就是后面这一百所幼儿园发展出来之后,再每所联合十所园,一百乘十就是一千所,这样就覆盖了全市大多数的幼儿园。
朱殿庆介绍,基地园的各幼儿园,相互借鉴包括特色课程、教学方式等,以此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目前二环建设基本完成,接下来会在三环建设的同时,启动第二批基地
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记者:熊美娜
责编:牟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