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最好的家教就是不教育不管,但是必须得有3个前提

文 / 资讯暖时代
2021-12-22 00:20

易中天:我说过最好的家教就是不教育、不管!有很多人误解了,其实我说地不教育不管是有3个前提的。

作为曾经被质疑“不务正业”的“国学大师”易中天,从电视栏目《百家讲坛》被观众们所熟悉。他把一个个枯燥无味的历史典故,用自己风趣幽默的方式逐一解读给观众们,引发了广大粉丝们的追捧。

身处人们关注中心的易中天,他的生活、工作被一点点地被放在聚光灯前,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去了解他,了解他背后的故事。在一众焦点中,易中天的独特家庭教育理念,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和思考。

易中天的父母都曾经在高校工作,易家三兄弟在事业上均有不错的建树。而易中天的独生女易海贝在同济大学建筑系本科、硕士毕业,事业有成。这样令人羡慕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有着怎样独特的家庭教育秘诀?

易中天自称“一等爸爸、二等丈夫、三等教授”,女儿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在“不教育、不管”的教育理念下对女儿进行了培养!

这样的言论一出,一时间引发了剧烈地反响,很多人对此提出了质疑和反对,有人说:这简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有人说: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面对这样的质疑,易中天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家庭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朝着自己的天赋和优势方向进行发展,让人更像人,而不是像工具,或者是机器上的一个部件。要做到对孩子不教育、不管,而孩子又能变得更优秀,必须具备3个前提。

1、父母必须引导并培养好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尊重孩子的选择自由,而不能替代

易中天认为在家庭教育,必须要清楚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孩子的人生只能自己选择,别人替代不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爱与陪伴,同时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可以给予建议而不应替代。

易中天从小就爱看书,不管看什么书,他的父母都不会干涉;其它事情也一样,父母只给建议,并不会过多的干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秉承这样的家教理念,良好的生活、读书、学习习惯,在他女儿身上慢慢地形成了。

易中天在女儿高三时,面对将来高考志愿的选择,为了让女儿做出更优的选择,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女儿考虑范围内的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近百所高校跑了个遍,并实地拍摄了这些学校教师、宿舍、食堂、学生状态等音像资料,还列出了这些学校近年来在福建省招生的排行榜。资料整理好后,他交给了女儿,便不管不问任其选择了。

2、要让孩子有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要有充分发展个性的空间,不要把孩子培养成“千人一面”的流水线产品

面对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易中天认为最大的问题是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大一统的观念”,试图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培养孩子,并没有给孩子充分发展个性的空间。

如果问一个孩子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家长们期待的答案会是:我想当公务员、想当科学家、想当老板、想当军人等等,如果孩子的回答是:我想当农民、想当手艺人、想当家庭妇女等等,家长们往往无法接受,认为不应该这样。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社会精英,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而忽视了孩子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简直是在摧残人性,背道而驰。

3、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必须做到以身作则

有记者问易中天:“你觉得你为什么会火,诀窍在哪?”易中天回答道:“很简单,我平时怎么说话,到了那还这么说;我平时是怎么说的,也是怎么做的。”

易中天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一直都会有各种声音质疑易中天对历史的解读到底是学术呢?还是娱乐呢?

而易中天面对这些不同声音甚至指责,一直坚持3个原则:第一如果对方指出的是硬伤,立即进行改正;第二个如果是学术问题,可以探讨,从长计议;第三涉及他人对讲述方式和风格的异议,比如历史能不能这样讲,历史该不该这样讲?不争论。

易中天到现在都认为,当一个人服从自己的内心最强烈的冲动的时候,不管它的结局是怎么样,不管将来带来多少苦,都要无怨无悔,选择即负责!

易中天知行合一的处事原则和无悔选择的人生信念,同样也在影响着女儿的人生。女儿立志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高考时依照自己的意愿,考取了同济大学,在大学期间如鱼得水,年年获得一等奖学金,毕业时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百家讲坛》火了以后,易中天慢慢地把精力放在了潜心写作《易中天中华史》上,减少了抛头露面的次数。易中天潜心研究历史,并在长期历史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教育理念,其实在历史长河中,也蕴藏着好多家庭教育的精华,可以被现代家庭借鉴。

古代很多拥有业务专长的学者,在某些学术领域中取得很高成就,而他们往往是以家庭教育的形式,将其学术思想传授给子女,通过这种父传子继的形式传递和发展学术。这种家学传授的例子在历史上有很多,比如: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就是因继承家学才成为汉朝的史官,并著有不朽的史学著作《史记》。历史学家班彪,其子班固、其女班昭皆传其家学,班固也成为史官,并著有《汉书》。

《易中天中华史》22册中用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了大量的史料史实,还原了大量历史事件。其中历史上很多关于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现代家庭教育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无论对大人小孩来说都很受用,看完不仅可以读史、鉴史、悟史,更能用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