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天天哭,家长要稳住,这些妙招可以让孩子早习惯

文 / 聊育儿芸静
2022-01-01 18:23

时光飞逝,又到了幼儿园开学季。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棘手问题又被提了出来,家长们又要开始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孩子在家里还好,可一送到幼儿园就开始各种情绪化,甚至嚎啕大哭,怎么哄都哄不好,可到了老师那里,孩子的哭声只会越来越大,还会对老师表现出各种敌意。

很多爸爸妈妈都很头疼,尤其是刚入园的孩子,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幼儿园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应。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状态,让孩子接受幼儿园的事情是值得家长思考的首要问题。

作为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原因是什么?其次是如何改善这种状况,让孩子去接受和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只要弄清主要问题,找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就能有效地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让他们接受不得不去上学的事实。

以下是有效处理孩子日常哭闹状态的五个技巧,一定会给那些一筹莫展的家长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01 在孩子要入园的前一年里,可以让孩子提前适应幼儿园的模式。

当儿童达到一定年龄,大约三岁半时,他们需要被送入幼儿园。

幼儿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地照顾儿童,教他们算术、绘画和游戏的地方。

相反,它帮助和教导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在远离父母的环境中学习与同龄人相处,为他们未来的学业打下基础。

一些家长忽视了幼儿园对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幼儿园的存在是可有可无的,认为幼儿园不是学校,上不上都无所谓。因此,当他们的孩子哭闹时,他们就放弃了,放弃了上幼儿园。

没有幼儿园的过渡而直接念了小学的孩子,不仅难以适应学校全天封闭式教学管理,更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给他们未来的道路造成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孩子们开始上幼儿园时,不可避免地会经常哭闹。

有些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在一段时间后被其他更有趣的物体和环境吸引,就不再哭了。

另一些孩子则会哭上一天甚至一个月,家长和老师试图安抚他们,但无济于事。

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当他们突然被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不熟悉的老师和同学那里时,会产生抵触情绪。

家长作为他们唯一可以依赖和信任的人,却要离开他们,心中的恐惧和不安会被逐渐放大,词不达意的他们会用嚎啕大哭来表达自己的无助感。

对于即将要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可以给他们营造出相似的环境,让他们提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打下预防针,有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孩子的情绪就会相对稳定一些。

在幼儿园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在孩子即将入园的前一年,多带孩子到幼儿园周围转转,作为孩子日常活动的场所。

比如,里面类似秋千、滑梯等娱乐设施,让他们对新环境有认同感。

幼儿园有规定的作息时间,家长需要提前帮助孩子制定规律的作息,按时间吃饭睡觉,以便在日后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同时,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更多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在与同龄孩子玩耍的过程中,锻炼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使孩子在以后进入幼儿园时不至于不适应。

同时,家长可以提前为孩子一些书籍和画具,培养孩子在幼儿园的兴趣。

有了以上的铺垫,孩子会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02 作为家长,要坚定自身的原则和底线,切忌感情用事,为孩子破例。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母亲的血肉之躯,尤其是孩子的母亲,面对因为不想上幼儿园而哭得死去活来的孩子,难免会心软。同时,她们也因此而焦虑不安,往往因为孩子的可怜而卸下防备,在孩子一次次的哭闹中投降。

马伊俐曾经在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她的育儿经验,当时她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后转身就走,直接无视女儿的哭声。直到她上了车,她才敢于释放母亲的眼泪。

面对质疑和困惑,马云的回答是,如果她在女儿哭的时候转身拥抱她,或者因为哭而把她带回家,她的女儿就会认为她的哭是有用的,将来就会用它来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她想告诉女儿,上幼儿园是她必须接受的事实。哭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妈妈们不要因为哭而心软,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当孩子哭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有比孩子更稳定、更理性的情绪,才能为孩子制定规则。理性和感性,再去安抚孩子的情绪。

03 家长要说话算话,遵守诺言,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

当幼儿次离开他们熟悉的父母和家庭,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他们会产生分离焦虑症。

在心理上,他们会感到焦虑和恐惧,缺乏安全感。

在生理上,他们可能会出现头晕和不适等应激反应,因为他们以前在家里的生活习惯被打乱了,团体环境使他们难以像在家里那样得到照顾。

家长可以适时地给他们一些承诺,可以告诉孩子,下班后会尽快接他们回家。

如果爸爸妈妈工作忙,要晚到的话,也不会太久。以此来给孩子吃一颗定心丸,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前提是父母必须保证遵守自己的承诺。如果你违背承诺的次数太多,孩子在一次次失望后就会对父母失去信任,你的话对孩子今后也就没有效果了。

04 家长多鼓励孩子,适当地奖励他们优秀的表现。

在孩子从幼儿园回家的天,家长可以表扬他们,给他们一些鼓励。

比如,老师说:"你今天很听话,表现很好,不仅能自己吃饭、上厕所,还能自己洗衣服,你会越来越好的。

或者宝宝今天表现很好,没有哭闹,爸爸妈妈很高兴,决定一家人去旅游,作为奖励。

孩子在得到家长肯定的赞赏后,必会受到鼓舞,往后只会更加努力的表现。

05 多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让老师关照孩子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对家长来说,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切都在幼儿园老师的照顾之下。白天的沟通越多,就能越早了解孩子的成长和表现,孩子越多,老师能照顾到的就越少。

因此,在适当的照顾和与老师的良好关系下,要让老师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做所有的事情,由老师协助他们,不必自己动手。

每一个孩子都有无穷的潜力,家长大可不必太过娇惯。

只有让他们学会独立做好自己的事情,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他们的内心就会愈发坚毅,不会轻易被风雨所折。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

小编在这里向家长们推荐《正面教管》这套书,这套书解决日常养育难题的良方:走进孩子内心,帮孩子获得驰骋世界的资本,和善而坚定的爱,帮你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培养孩子成才的智慧书:修炼身心,提高自我,做聪明的父母,善用良方,教得其法,育优秀的孩子。

让你掌握育儿智慧和理念,避免家庭教育的误区,培养出不平凡的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妈妈,好妈妈成就好孩子。

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智力玩具,他更需要的是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提高孩子的情商,增进亲子关系。

搭建父母与孩子心灵对话的彩虹之桥: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听出孩子内心的声音,缓解父母与孩子的紧张关系,打造完美亲子互动。

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换种方式教育你的孩子吧。父母要能说会听,及时与孩子沟通,消除隔阂,清扫孩子内心的尘埃,帮孩子营造出一片晴朗的天空!

父母恰如其分的语言能搭建起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的彩虹之桥!父母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捕捉到有效信息,找准教育的切入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