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孩子赢在这3点,大脑结构很特殊,普通人能占一个就很幸运
聪明的孩子往往赢在这3点,连大脑结构都异于常人,聪明的父母若能抓住机会,孩子智力蹭蹭上涨。
人智力的发育经过一个倒三角的发育阶段,0-6岁上升期,而且上涨幅度大,到6岁达到顶峰,6岁以后呈下降趋势。
所以我们看到小孩子大多记忆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强于成人,但经验和阅历有限,所以表现并不明显。
我们看到有些孩子从小记忆力超群,观察力细微,语言能力超强,动手能力一流其实典型的属于高智商。可惜很多父母没有合理开发,孩子的好基因白白被浪费。
一、赢在专注力异于常人0-6岁是婴幼儿大脑中神经元连接最为密集的时刻,而聪明的孩子大脑结构中脑细胞活跃度比正常孩子高出20-30%,脑突触链接更密集,具体来说他们赢在这3点,普通孩子做好一点,智力就能拔高20-30%。
聪明的孩子做事往往不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做事效率高,效果好。比如玩游戏、阅读、写作业持续的时间长,不会随意东张西望,也不会左顾右盼,更不会分心。
这类孩子普遍专注力超群,因为“天才首先是专注力”,是孩子全心全意把手眼脑集合在同一件事上的能力。而聪明的孩子机灵好动,但认真起来就像变了一个人。
日常父母可以通过听力游戏、迷宫游戏、你问我答游戏及专注力游戏训练孩子的手眼脑协调能力。而我家宝宝2岁3个月,每次阅读持续20-30分钟,属于专注力特别好的那种,日常我会在读故事的时候提问,让孩子积极参与进来,吸引她的注意力。
我们知道记忆力是首先需要储存,再进行提取,大脑要进行编码、储存、提取3个阶段,聪明的宝宝往往你说几遍他就能记住内容,而且储存时间长。
我家宝宝2岁多,背古诗、儿歌、单词等听几遍就会了,很多故事能完整复述,而且我们也没有刻意教,而是听故事,一遍遍听,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很多孩子都有这个特质,所以父母在婴幼儿大脑发育关键期,父母做好丰富环境刺激,会让孩子记忆力更上一层楼。
三、赢在语言能力异于常人小嘴巴巴爱说话的孩子更聪明,孩子大脑与嘴部的配合更协调,可可7个多月叫爸爸妈妈,1岁会说20多个词语,1岁半会说完整句子,语言能力非常棒。
而我就是每天坚持读睡前故事,读孩子熟悉的感兴趣的睡前故事,而且是重复读,因为重复刺激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为大脑储存更多新鲜词汇,刺激语言能力发育。
比如:《小猪光溜溜》、《三只小猪》、《勤洗澡》、《不插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小故事,里面故事简单,内容都是小孩子熟悉的,可可都是前一天听过后一天就可以实践。
很多孩子都很聪明,只是父母没有抓住机会白白浪费孩子的天赋。6岁前坚持每天读故事实非常好的锻炼孩子专注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的方法,亲身实践2年多,效果非常棒。
但不是拿着手机让孩子听故事,而是父母全身心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过程中父母要加入一些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时不时进行提问,让故事富有生命力,会最大程度吸引孩子注意力,提升记忆力和专注力。
如图所示《睡前故事40册 》是可可从6个月开始就听的故事,坚持给她读了一年多,很多故事每天都要听,听了不下几十遍。虽然过程坚持起来很难,但效果却让人惊喜。她从小专注力、记忆力、语言能力非常棒。
1、图文并茂,积累词汇
每一册都有图画配合文字,字大带拼音,里面的故事不长,故事简单,词汇都是动物为主,主要围绕孩子习惯性格展开,1岁~6岁的孩子轻松理解。孩子非常喜欢听。再加上婴幼儿正处于需要学习黄金期,里面的词汇边学边用。
2、培养习惯,提升情商
上厕所、刷牙、洗澡、自己吃饭、排队、尿床、分享玩具、按时上学不磨蹭等等场景都是孩子生活、学习中的熟悉场景,通过故事让孩子潜移默化培养好习惯,学会跟他们相处,提升情商。
3、锻炼专注力、记忆力
讲故事的时候一个故事讲10遍要比10个故事讲一遍效果好。所以反复讲的过程中孩子有新的理解。过程中不时提问会提升孩子专注力,避免思想跑毛。
4、划算
一套书共40册,可以用6年,非常实惠。需要的父母文末可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