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3个“懂事”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别不当回事

文 / 郑圈圈育儿教育学府
2022-01-21 09:49

“智商防止失败,情商决定成功”。

这句话大多数家长都听过,在这个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时代,懂得换位思考、能共情、为他人着想的高情商人群总是最吃香的那一个。

教育家李玫瑾教授在演讲中,提到孩子的情商问题,她认为:

一个人的情商高低,往往在这个人的孩童阶段就可以看出来。

但有的家长却将高情商与“懂事”划等号。实际上,如果孩子有这3种“懂事”行为,反而暗示了孩子长大后情商低,家长们可别不当回事。

一、总是看人脸色

在《妈妈是超人》中,邓莎的儿子大麟子就很会看人脸色。

有一次邓莎收快递太多,姥姥不停地抱怨。邓莎就问大麟子:“你觉得妈妈买得太多了吗?”大麟子下意识地回答:“对呀,都没有地方放了。”

邓莎明显不开心地又问了一次后,大麟子立刻改了说法:“你想买这么多就可以买。”

但大麟子并不开心。

这种行为看似懂事,却是牺牲了自己的快乐,长大后很容易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实则是情商低的表现。

二、老实听话,不敢挑战权威

很多孩子在面对父母的威严时都不会生反抗之心,即使是父母的错,孩子依旧不敢反驳。

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懂事,给了自己面子。

实际上,孩子如今不反抗,长大后当别人做错时依旧不敢反抗,会给人无主见、懦弱、情商低的印象,很容易吃大亏。

三、过于谦让、太大方

谦让的确是一种美德,但有的孩子明明是占有欲很强的年龄,却事事谦让,不懂得去争。

这样的孩子看着很懂事,不会让家长为难;但也会让人觉得很蠢,本来是自己的东西却无条件让给别人。长大后面对必要的竞争,没办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这也是情商低的表现之一。

情商高低,决定了孩子在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如果孩子有以上这3种“懂事”行为,暗示了情商低,家长要及时纠正、培养。

很多家长认为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实际上情商包含了情绪管理、共情、情绪认知、情绪识别等等,需要从多个方面培养,而且要抓住3-6岁情商培养的关键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听不进去刻板的大道理,但很容易从故事中明白这些道理,所以我推荐《歪歪兔情商彩图注音读本》。

到现在销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值得给孩子看看。

这套情商绘本共分为8册,共有24个不同主题的故事。

分别对应了孩子的性格教育、情商教育、社交能力培养、情绪管理、抗挫折能力、品格教育、财商教育等。

涉及到了情商培养的方方面面,先培养孩子的性格打好情商基础,然后教孩子学会情绪认知,最后从社交能力的培养上循序渐进地提升孩子的情商。

为了方便孩子更深刻地理解,每一个主题包含了3个不同角度的小故事。

每一个小故事都高度贴合孩子的生活,孩子看了之后很容易对号入座,通过主人公的行为就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其次,会给出一些实用教育建议和解决方法,在情商培养、性格教育上给了家长们很大的帮助。

可以说在情商教育这方面非常的专业,内容也非常符合3-6岁孩子的思维特征。

我家孩子3岁左右就在看这套《歪歪兔情商彩图注音读本》,已经陪伴了我家两个孩子的童年。

如果你家也有3-6岁的孩子,要抓住这段时间培养他的情商,等孩子长大了再想培养可就难了。

我是小青妈妈母婴培训师,也是拥有两个宝宝的妈妈,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育儿干货。

希望我的一点经验和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