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开德小学家庭教育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展:用心陪伴 幸福成长

文 / 旭尧教育
2022-03-24 00:23

“双减”时代,呼唤美好的家庭建设,呼唤温馨的家庭生活,呼唤科学的家庭教育,呼唤和谐的家校协同,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让家长的陪伴如一束阳光,照亮孩子茁壮生长。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而“最好的陪伴,是一起成长”,身教重过言传,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场无法撤回的直播。

用心陪伴 幸福成长

作者:五年级三班 陈怡帆家长

在夜空中,月亮一直陪伴着星星,度过无数个夜晚;在晴空中,太阳一直伴着白云度过无数个白天;在这四季更替的时光中,我陪着我的女儿,已经走过十二个春夏秋冬。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养育她们不像养活一株草、一盆花那样简单,呵护,陪伴、指引、欣赏......无论哪一样,都不可或缺。孩子是第一次成为我们的孩子,我也是第一次成为她的母亲,以前也没有任何的经验,但我竭尽所能,用心陪伴,和她一起成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深以为然。女儿刚上一年级时,我特别希望她能学舞蹈,我认为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身体,提升孩子的气质,还能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可是她却不喜欢跳舞。有一天,她对我说:“妈妈,与舞蹈相比,我更喜欢画画。”我听后,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而是认真地思考了几天,才下定决心对女儿说:“孩子,爸妈同意并支持你学画画,这是你自己喜欢的,相信你能做得很好。”果然,孩子在画画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潜力,作品经常在学校以及示范区获奖展示。

尊重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让他们在兴趣中收获快乐,收获肯定,孩子自会绽放光芒。

二、努力做孩子永远的朋友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更是孩子的“终 身老师”。我们要做孩子的精神后盾,做孩子的心理医生,更要做孩子永远的朋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引她怎样克服困难,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给与她勇气和信心。当孩子不开心时,我们要像心理医生一样做好心理疏导。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抽出时间,像朋友一样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女儿回到家总是喋喋不休,最爱分享她在学校里的事情:“某某的发型比较好看,某某的作业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们某某老师批评了某某同学......”我和她爸爸无论多忙,都会非常认真地倾听,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并不时和孩子进行交流,或鼓励,或赞赏,或建议……在倾听她的过程中,我们读懂了她,也收获了她的信任,成长也如期而至。

三、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心的自信和勇气。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我们就会陪着孩子一起找原因,并告诉她尽力了就不遗憾,以后吸取教训,更加努力。当孩子获得优异的成绩时,我们都会奖励她一个小小的礼物,有时没来得及准备,来自口头上的几句表扬,女儿都十分的高兴,甚至会小声地哼唱几句……就这样,孩子在赞赏中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

四、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

孩子与生俱来就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和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参与其中,获得体验和成功的快感,我们不妨适当的给他们创造这种机会。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就让她洗自己的一些小东西,比如手帕、红领巾、内裤等。孩子洗完,我就会大肆表扬她。有时候她洗的不干净,过后我会偷偷地再洗一次。慢慢的,孩子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做的也越来越好。有时候我上班没时间做饭,女儿也会简单的做些饭菜填饱肚子,还当小老师辅导弟弟学习……

当然,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需要家长不断地督促和引导。

家长这个职业需要终身的学习和修炼,我还在路上,庆幸的是有爱一路同行。未来,我将继续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心陪伴。

【市政协委员、河南省骨干教师、开德小学副校长王丽芳点评】

陈怡帆家长在生活中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让孩子在兴趣中收获快乐,收获肯定;努力做孩子永远的朋友,做孩子的精神后盾、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就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引她怎样克服困难,不断给她勇气和信心,当孩子不开心时,像心理医生一样做好心理疏导,经常像朋友一样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人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对于孩子更是如此,因此时常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让孩子在赞赏中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常言道:“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陈怡帆家长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恰到好处,用心陪伴,与爱同行,未来可期!

文字:陈怡帆家长 组稿:李恩点 审核:王丽芳

组稿:韩振峰 马培玉 周珂 纪威 王学康 郭松达 胡长川 张怀伟 王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