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家庭中的吸引力法则——谈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影响孩子

文 / 西乡教育
2022-03-30 18:09

著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经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很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位教育者,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观念将直接决定他们人生的高度。

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孩子成才的路上少走弯路。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观,才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教育观念就是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在孩子发展教育等方面所持有的观点。

主要包括父母对人才价值的理解,即人才观; 父母对子女与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即亲子观;父母对儿童本身及其发展的认识,即儿童观;父母对自身、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等,即教子观。

孩子是生来爱父母的,所以他们会为了迎合父母的观念而改变他们本身自然的发展轨迹,而父母的这些观念,会从不同的方向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轨迹”。

首先,父母对孩子具有情绪的影响作用。

良好的父母是孩子情绪的“容器”,孩子就像上游的“小河”,而父母就像下游的“湖”,孩子将不稳定、忽高忽低的情绪投注在父母身上,此时,父母应容纳孩子的这些情绪,并回馈以稳定、安全的态度。这却与父母本身的“容纳”能力非常相关。父母要想做好孩子的“容器”,首先是提升父母自己对“情绪”的容量,同时尽量减少吸收不必要的外界情绪,以免侵占本该属于孩子的位置。

其次,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

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父母自身的性格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引力。孩子会无意识地“继承”父母双方所有的性格特点,尤其是那些被父母不断强化的性格特点。孩子看到的并不是父母客观的性格,而是被她们彼此强化的“特征”。也就是说,当父母双方互相鼓励、互相强化彼此性格中的各种优点时,孩子便会更多地学习这些优点,而父母双方若更多地指责对方的缺点时,孩子便会因“想要被父母看到”而更多地学习这些“缺点”。所以,父母若想对孩子的性格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完善自身,而后维系好夫妻关系,互相多肯定对方的优点和价值。这样孩子就会放大这些好的一面而不去学习那些父母彼此“看不见”的缺点了。

家庭日记

12 ℃

2022年 3月30日

第三,父母在行为规范方面对孩子产生着重大影响。孩子最初的生活习惯来自家庭,孩子的行为举止、语言习惯都与父母本身的习惯息息相关。在这一方面,孩子更重视的是“观察学习”,也就是他们会更重视父母是如何做的,却不是很在意父母是如何“教导”的。所以,当父母希望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或是语言习惯时,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同时不去侵犯孩子的边界。做好自己的这个“示范”,其他的交给孩子自己。

最后,父母对教育知识的了解会通过父母自己的改变,间接地影响孩子。但这个影响一定是“间接”的。

这一点也就是说,父母对家庭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会提升父母对于“目标”的明确度,让父母有一个明确的“航向”。但父母自己其实也是孩子的“航标”,父母只有通过自己先朝着目标的灯塔前进,孩子才有可能在我们身后跟随我们前进。我们不可能把自己的灯塔直接通过语言告诉孩子让他去前进,甚至推他去前进。这个“灯塔”,仅仅是父母自己的。

而且,孩子跟随我们的,只有最基础的人格。至于他会最终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哪方面实现他们的价值,我们无法控制,也不需要控制。我们只需要相信、信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要我们基因正常、环境美好,他们自己完全有能力成才,这足够了。

父母无法直接掌控孩子,但孩子对父母天然的爱,会吸引他们跟随者我们的脚步。如果孩子没有跟随我们,那就一定是关系出了问题,此时我们就要先与孩子恢复关系,把这条作为吸引力的“线”,保护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