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针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家长该关注哪些方面?
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与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怎样才能让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呢?青少年儿童时期生理、心理发育很快,处于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不同的月龄和年龄具有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所以保障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最基本的做法是,根据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做好科学的保健工作。
根据青少年儿童各年龄时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将青少年儿童时期分为以下各年龄阶段。
年龄分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各期生长发育特点及保健重点
1、胎儿期:受精卵——出生
生长特点
主要依赖母体;
肢体和躯干、器官发育形成;
胎儿期生理功能、运动功能、行为发育初步形成。
保健重点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畸形;
保证充足的营养;
预防感染;
加强高危新生儿的监护;
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环境的污染;
尽可能的避免妊娠期的合并症,预防流产、早产、异常分娩的发生;
稳定孕期间的情绪。
2、新生儿期 :出生至满28天内为新生儿期
生长特点
这一时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但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下降,各种疾病如窒息、感染等,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在发达国家约占婴儿死亡率三分之二,尤以第一周为高。
保健重点
保持体温正常恒定;
提倡母乳喂养,保证婴儿营养;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损伤;
预防感染;
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婴儿期 :28天至满1周岁为婴儿期
生长特点
此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所需的热能和蛋白质比成人相对高,婴儿期抗病能力较弱,易患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
保健重点
提倡母乳喂养和合理的营养指导;
需要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
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注意消毒隔离,定期连续科学体检。
4、幼儿期 :1─3岁为幼儿期
生长特点
生长发育迅速,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期,消化发育不成熟,神经心理开始发育,感知觉开始发育,运动和语言开始发育。
保健重点
给予充足的营养,注意消化紊乱和营养缺乏性的疾病;
定期检查,继续做好计划免疫接种,预防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坚持户外活动,给予感知觉刺激,有计划科学早教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异物吸入及窒息;
定期科学体检,预防肥胖、性早熟、矮小等的发生。

5、学龄前期 :3─6岁为学龄前期
生长特点
生长稳步增长,心理发育逐渐成熟,免疫活跃,神经髓鞘发育形成智力发展。
保健重点
注重心理发育,预防事故发生,加强教育,合理安排生活。
6、学龄期:6─12岁为学龄期
生长特点
部分生长进入青春期,生长速度相对缓慢,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接近成人;心理发育成熟,免疫力活跃,智力更加成熟,可接受科学文化教育。
保健重点
加强教育,提供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合理安排生活,供给充足营养,注重性教育,预防事故、性早熟的发生。

7、青春期:12─18岁为青春期
生长特点
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出现叛逆期。
保健重点
促进交流,加强心理教育,加强营养,注重性教育,增强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