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肝日 | 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今天是第19个“全国爱肝日”,全国爱肝日(National protect liver day,NPLD)是在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背景下,为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开展预防肝病科普知识宣传,保障人民健康体质而设立的。
今年主题是——
维护肝脏 增进健康
肝脏,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很多人也是一知半解,用通俗一点的解释来说,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化工厂”,承担着人体主要的代谢功能,同时在解毒、凝血、免疫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小心肝”的日子里,让我们聊聊常见的肝病防治常识吧。

慢性肝病的常见原因
病毒感染、酒精、肥胖、药物、自身免疫、遗传代谢等是引起慢性肝病的常见病因。病毒感染在我国占比例较大,常见的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EB、CMV等病毒。
近几年非感染性肝炎比例逐年上升,如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肝硬化、肝癌,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慢性肝病都有传染性吗?
甲肝和戊肝
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消化道即粪口途径传染。
乙肝、丙肝及丁肝
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途径和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及密切接触也有一定的感染几率,但一般的日常接触不会传染,所以病毒携带者可以参加正常的工作与学校集体生活。
丁肝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
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炎等没有传染性。
没有症状就不会是肝病了吗?
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与再生能力,所以肝病早期不一定有临床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往往是较重的炎症状态,超出了肝脏的代偿能力。所以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长期饮酒、服药或肥胖的朋友也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肝功或彩超。
脂肪肝是病,得治!
长期坐办公室导致缺乏运动,喜欢吃零食、油炸食品,喝碳酸饮料,有些人加班到很晚,会去吃夜宵或饮酒,时间久了,可能会患上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尤其是晚上和夜间过于饱腹,会引发消化不良和血脂升高,时间久了,易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而且与高血糖、高血压相关。脂肪肝发病隐匿,进展慢,但也是肝硬化、肝癌的高危因素。脂肪肝是病,得治!
携带乙肝病毒孕妇能生育出健康的宝宝吗?
通过对高病毒载量孕妇进行药物干预及小孩出生24小时内尽快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再按期接种乙肝疫苗,可阻断90%以上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在医生指导下分娩,乙肝孕妇能生育出健康的宝宝!而且大多数都可以母乳喂养。
慢性肝病可以治愈吗?
甲肝、戊肝等多属于自限性,随炎症恢复病毒随之清除,一般不会形成慢性肝炎。
丙型肝炎研究进展较快,有多种药物选择,目前接受正规疗程的治疗已经基本能够治愈。由于HBV进入肝细胞,形成肝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难以清除,所以目前乙型肝炎尚不能根治,但有多种核苷(酸)类药物及干扰素能够达到病毒的长期抑制,随着多靶点药物的研制,不久的将来乙型肝炎肯定会被攻克。
酒精、肥胖、药物等引起的肝炎,只要去除病因,肝脏炎症会得到缓解甚至治愈,自身免疫、遗传代谢性肝病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长期服药多数病情都能够得到控制。
肝病患者注重筛查科远离肝癌
原发性肝癌多与慢性肝病相关,初期症状并不明显,5cm以下的肝癌大约有70%左右没有任何症状,而一旦症状出现则往往提示肿瘤已较大,多已经处于中晚期,此时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很少,且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是原发性肝癌能否进行根治性治疗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建议慢性肝炎患者至少半年做一次彩超或甲胎蛋白、肝功等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