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不是病”这个误区,害了多少孩子的健康!

文 / 儿科专家李阔
2019-03-28 15:27

“尿床不是病,长大自然好!”相信很多家长对儿童尿床,都存在这样的认知和理解误区。

“尿床不是病”这个误区,害了多少孩子的健康!

据调查显示:患遗尿症的儿童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可自愈,但仍有相当多的儿童直到学龄期都无法自愈,还有2%~3%的儿童会持续至成人,甚至终生,严重影响孩子学习和心理健康。

专家提醒,有效治疗儿童遗尿症十分重要,千万不要因传统观念误导,忽视孩子尿床,由此带来的心理负担,会毁了孩子一辈子!

“尿床不是病”这个误区,害了多少孩子的健康!

“尿床”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

据国外统计,5岁以上儿童夜间尿床的发病率高达10%。根据儿科医院对部分小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尿床的发病率约为1.5%。

儿童尿床后,夏天容易发生皮炎,冬天容易受凉感冒。尿床患儿还容易个性内向、情绪不稳定,焦虑、压抑、紧张、烦恼、多疑、孤僻、不合群、表达能力下降、社会交往障碍等。

除了对孩子造成心理影响外,对家长而言,尿床也是一个巨大负担。无论严寒酷暑,都要为孩子换洗床单,或每晚夜起叫醒孩子上厕所,白天还要坚持工作,苦不堪言。

“尿床不是病”这个误区,害了多少孩子的健康!

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是病因

专家介绍,遗尿症由多种病因所致,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是引起遗尿症的常见原因。

正常人夜间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比白天要多,使夜间尿量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遗尿症儿童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夜间尿量增多,不能适应膀胱容量而发生尿床。

有些孩子习惯在睡前喝很多水或饮料,也会引起尿床。其他还包括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如果父母一方患有遗尿史,孩子有40%的可能性有遗尿。

“尿床不是病”这个误区,害了多少孩子的健康!

治疗遗尿症,规律生活很关键

有效治疗遗尿症,家长应注意避免儿童白天过度劳累,按时休息,晚上早点睡觉;晚饭不要过咸,晚餐后少吃甜食和高蛋白饮料,以免口渴。

晚饭后尽量少喝水、饮料和牛奶等,可吃少量水果;给孩子鼓励,提醒孩子夜间起床排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