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在以“爱”的名义摧毁孩子们的健康?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将自己的孩子“过度”保护。其实,保护是完全正确的,毕竟“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来说,必须依靠年长的同类保护才能得以生存,这点从羊或牛这类动物来说,确实是过于“柔弱”了。
但为什么又说过度保护呢?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现在的孩子不穿开裆裤,只穿纸尿裤、还不到2岁就去早教班、早早的就开始吃肉食等等,这些都在违背一些原理。下面尔雅就来逐步分析这到底为什么是以“慈爱”的名义摧毁孩子。

儿童传统服饰——开裆裤
一、开裆裤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小朋友的“开裆裤”逐步被现成的“纸尿裤”所取代。
关于“开裆裤”,网上抨击的文章随便就一大把,几乎找不到一条对它的赞美,被批的体无完肤:不卫生,不安全,尿路感染,长蛲虫,外伤,被变态骚扰……开裆裤的存在完全是因为过去没有纸尿裤,开裆裤是个落后的东西……
既然有这么多坏处,为何中国人还穿了几千年开裆裤?

明代医圣:万密斋
明代医圣万密斋的育儿秘旨里说道:“头要清凉背要温,露其下体养真阴。”这里说的是一岁或者说一岁半以内的小孩。
为什么要“露其下体养真阴"呢?万密斋说了:“人生十六岁以前,气血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将圆,惟阴常不足”,小儿体质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阴常不足体现在哪里?阴虚火旺,五心烦热,都是阴常不足的体现。这就是为什么小孩似乎是有使不完的能量的原因。
也就是说,下体要穿得薄,在下面不能用厚厚的棉絮裹着,更不敢下面穿皮衣。万密斋又说:“ 下体主阴,得寒则阴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孩子在一周以内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从头能立,到能翻身、能坐、能爬、能走,发展非常快,这就是阳的作用。但在古人看来,阴阳是相对的,阳长得快,阴是不足的。如果下体包的太紧,阴就消掉了,这一消,会导致阳长得过快,将来会导致他阳的不足——别看现在长得快,以后可能就长不高啦。

过分满足食物
二、过量过腻饮食
过量过腻饮食,成为幼儿致病的头号因素之一。幼儿脾胃弱,有些功能并未完全开发。饮食过量,荤腥油腻,脾胃无力运化,反受其累。脾胃一弱,正气必虚,经常生病也是八九不离十了。通俗的来说,人体的“脾”就是全身的“诊断系统”,如果“诊断系统”出现问题了,那依靠什么知道身体的问题呢?
很多家长不怎么给孩子吃主食,而是给孩子吃很多的肉。而主食顾名思义,它是我们人最基本的需求,脾胃属土,而所有的“五谷”都是黄色的,与土地都是一种颜色,正所谓:“五谷生津”,正是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家长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就有很大的误区。认为谷物是没有营养的,但是《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谷为养”是最基础的营养物质。小朋友在这个年纪,这个时候要不了那么多的蛋白质,而且还需要耗费能量和气血去把它排出来。本来家长心是好的,想让孩子吃的“好一点”但却因为观点而产生歧果。

切不可过分早教
三、过分“早教”
现在的孩子智力开发的太早了,两三岁就开始送去早教、幼儿园里学英语识字,学这个,学那个。要知道:思伤脾,人一思虑身体就会郁结。孩子正在生发之时,一思考他当然会“淤”。除了情绪之外,饮食过多,长期的食积也会造成淤血。淤血症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压抑,导致心理发育不健康。一般来说淤血症是大人才会得的,生活观念改变了,很多疾病都在提前。

思考
而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是在游乐中成长,陪伴他们的,不应是几年以后才需要知道的“知识”,现在的阶段,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而开始认识的这个世界。

应该有的:是在父母陪伴下去认识这个世界
其实家长都是出于“爱”才造成这些问题。让孩子多吃多穿少动,是出于爱;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早就去学习知识,也是“爱”。但我们是否可以转换思路:为什么进行了几千年的文化体系现在突然大部分推翻了?如果这些完全是错的,那我们中华民族从哪“上下五千年”的呢?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关注尔雅讲堂,就是关注健康。感谢各位朋友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