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这样的汗,小心是得了“病”,快看看有没有你
炎炎夏季,人体总是很容易流汗。有人觉得运动流汗后冲凉十分舒服,但是汗出得太多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角度来看,汗是津液的代谢产物,血汗同源,因此出汗过多会耗气,伤及津液而损心血。
下面我们来盘点几类容易流汗的人:
1. 婴幼儿
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新陈代谢要比成人旺盛,而且婴幼儿的皮肤含水量较多,皮肤表层血管丰富,所以由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多。
另外,汗腺的分泌是由自主神经来调节的,婴幼儿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大脑皮质对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较差,即使在晚上睡眠时,自主神经依然处于兴奋状态,宝宝进入睡眠后仍会大量排汗。
2. 老年人
老年朋友,夏季常常出虚汗,伴有疲乏、短气和胃口差的症状,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要警惕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
3. 产妇
产妇产后多虚,成书于唐代的《经效产宝》言:“产伤动血气,风邪乘之。”这说明,产后汗证跟气血亏虚、外感风寒有关。虚是因为分娩用力、出汗、产创和出血,致产后亡血伤津。加上生孩子耗费体力,产后又过分操劳的话,气随血耗,气虚失摄,冲任不固,可致产后恶露不绝、产后汗证。因气虚而致汗出不止者,应先补气养阴、固表止汗。
4.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时,会出现心慌、出汗、手抖等感觉。糖尿病患者自己以及家人应当对低血糖症状有所敏感,及时处理。糖尿病病人,以前不多汗,短时间内出现局部多汗,吃饭时汗淋淋,就要小心是否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导致下半身出汗少,而上半身出汗增加,如头胸、背部容易大汗淋漓,味觉性出汗也会更明显。
5. 高血压患者
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临床上特点是血压多呈阵发性升高,一天之内血压波动很大,部分患者也可呈持续性血压升高。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常有心慌、呕吐、全身出汗和手脚厥冷等症状。
6. 脾胃虚弱者
脾胃功能失调可引起手脚多汗,可分虚实两种类型。脾胃虚弱者还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津液不足的虚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