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副作用总是“尚不明确”,孕妇和儿童到底能不能吃?
大部分中成药说明书中对于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的说明都是4个大字“尚不明确”。那孕妇和儿童到底能不能服用呢?
孕妇不宜服用的中成药
孕妇怀孕的时候身体是需要格外的注意,那么孕妇怀孕的时候哪些中成药是不能吃的呢?
① 清热类
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祛湿等功效的中成药。
如:六神丸在孕早期服用可能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
而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如:牛黄解毒丸、片仔癀、犀黄丸、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② 消导类
即有消食、导滞、化积作用的一类成药。
如:槟榔四消丸、九制大黄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有活血行气、攻下之效,故易致流产。
③ 泻下类
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或攻逐水饮、润肠通便等作用的成药。
如:十枣丸、舟车丸、麻仁丸、润肠丸等,因之攻下力甚强,有损胎气。
④ 祛风湿痹症类
以祛风、散寒、除湿上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其中活血之牛膝有损胎儿。
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活络丸、天麻丸、华佗再造丸、伤湿祛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则因大黄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妇禁用。
⑤ 理气类
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之功效的成药,如:木香顺气丸、十香止痛丸、气滞胃痛冲剂等,因其多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被列为孕妇的禁忌药。
⑥ 理血类
即有活血祛瘀、理气通络、止血功能的成药。
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云南白药、脑血栓片、三七片等,因其祛瘀活血力过强,易致流产。
⑦ 祛湿类
凡治疗水肿、泄泻、痰饮、黄疸、淋虫、湿滞等中成药。
如:利胆排石片、胆石通、结石通等,皆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之功效,故孕妇不宜服用。
⑧ 疮疡剂
以解毒消肿、排脓、生肌为主要功能的成药,如:祛腐生肌散、疮疡膏、败毒膏等含大黄、红花、当归为活血通经之品,而百灵膏、消膏、百降丹因含有毒成份对孕妇不利。
⑨ 开窍类
具有开窍醒脑功效的成药,如:冠心合丸、苏冰滴丸、安宫牛黄丸等,因为内含麝香,辛香走窜,易损伤胎儿之气,孕妇用之恐致堕胎。
⑩ 驱虫类
具有驱虫、消炎、止痛功能,能够驱除肠道寄生虫的中成药,为攻伐有毒之品,易致流产、畸形等,如囊虫丸、驱虫片、化虫丸等。
儿童能服用【尚不明确】的中成药吗
中医中的“是药三分毒”,指的是药物的偏性,也就是,药材是偏温,还是偏寒,能补,还是能泻。
但如果孩子身体是寒凉的,还去使用寒性的药物,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这个就是药材的“毒性”。
可是,我们也要重视一件事,如果孩子自身的体质好、身体好,大病没有,一些小症状也能自己消化痊愈。
还需要每天担心孩子生病,担心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中成药的“尚不明确”了吗?
服用中成药7大误区
很多人身体一有问题就会吃药,因为吃的是中成药所以就没什么。例如, 【家中常备的中成药】但是,中成药也是不能乱吃的,是药三分毒。
×误区一:不对症选药
以感冒为例,在中医上分风寒、风热等不同证型,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双黄连用于风热感冒,而不是见感冒就可用感冒清热颗粒或双黄连。
还有许多人发现自己“上火”了,就自行服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殊不知“火”亦有实火和虚火之分,还有虚实夹杂之证。
若是患者是寒性体质,一旦喉咙痛就使用牛黄解毒片等这些药,就很有可能会加重病情,破坏身体平衡,加重脾胃虚寒。
×误区二:中成药没有副作用
药品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必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中成药当然不例外。若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一定的毒副作用。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中成药是有毒的,比如说是大活络丸含草乌,补肾益脑丸、柏子养心丸含朱砂等。此等中成药都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
×误区三:随意加大用药剂量
有些患者认为中成药药性缓慢,需加大剂量才有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有的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如消渴丸含有优降糖,大剂量服用可导致低血糖;有的中成药服用过多有副作用,如穿心莲片服用过多易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误区四:不注意使用期限
许多人认为中成药保质期较长,往往大量购买囤积在家。
其实,不管是中成药还是西药,都是有使用期限的,而且都标示在外包装或内包装上,超过有效期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
×误区五:服用苦味中成药时加糖
一些顾客服用苦味中成药时喜欢加糖,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良药苦口”,苦味本身也有治疗作用,比如有些健胃药,就是靠苦味来促进消化液分泌的,加糖后会降低其疗效。
×误区六:用沸水冲服
沸水冲服不但不利于药效发挥,而且部分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也会因此而丧失。
另外,滋补药品中所含的糖酵素和不少营养素很容易在高温下分解变质而遭到破坏。
正确的做法是用温开水送服,此外,如果服用下面这些中成药时,可以用一些汤水来帮忙,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 【送服中成药汤水来帮忙】×误区七:盲目与西药同服
有些患者为了提高药效,便擅作主张将中成药与西药合用,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很多中成药都不宜与西药合用,如:
麻仁丸、牛黄上清丸就不宜岛胰酶同服,因为前者含大黄、大黄粉,可通过吸收或结合的方式,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而且,即使合用的中西药之间不存在禁忌,为了安全起见,也应间隔一段时间再服用。
-end-
微信又双叒改版了,怎么能第一时间接受到我们的信号?打开公众号
点击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