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中除了健康单、成绩单,还有一张必不可少的能力单!
上周末,一场杭州国际教育展在西湖边上的杭州君悦酒店召开。展会现场给人带来的最大的感受是——越来越多家长开始关注国际化教育,并且孩子年龄层越来越小,从高中到幼儿园都有。

国际教育≠更强的竞争力
尽管孩子还小,但家长们已经把目光投向国际化教育。在这一点上,龙井幼儿园的创办人柴老师其实早已深有体会。
此前,她已从事海外低龄留学服务20年,前来咨询的家长从高中慢慢延伸到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
接触到国际教育越来越容易,但国际教育不等于更强的竞争力。相反,孩子们要面对的是更多不同国家、不用教育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同龄人。
他们要面临的是一种多元的竞争,并且和国内的教育氛围不同,这种竞争不完全来自学业成绩。

孩子的成长中有三张单子
每一个家长在孩子出生的时候都知道要给孩子做体检,检查ta的身体是否健康。于是孩子收获人生的第一张也是最基本的一张单子——健康单。
确认孩子身体健康之后,家长们就开始把目标锁定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
很多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希望孩子从小就能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即便选择国际化教育,秉持的依然是国际教育应该能提升孩子的英文水平,能给孩子更好的成绩这样的理念。
成绩单并不完全代表竞争力。家长们忽略了一张在成绩单之前的单子——能力单。打好能力的地基,孩子的成长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不打地基盖起的高楼是会坍塌的。

最鲜明的例子是,柴老师在从事海外低龄留学服务20年的时间里,她推送了80%以上的项目学生进入全球前100大学。这些孩子在国内成绩基础各不相同,可以说,在学业上是有办法帮助到他们的。
想要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并不难么困难。真正难以改变的,是有些孩子的社交能力、自学能力……各项能力问题,社交能力是最普遍的问题,这不是柴老师一个人的困境。
有报告显示:
2017年中国学生海外留学问题中,最大的问题是交际,占了38.26%,其次才是学业的问题。
中国留学生常见的现象:
上课基本不发言;课下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喜欢待在中国留学生的舒适圈里;不愿与人交往,很少参加校友会、社团等社交活动;糟糕的是,即便是国外的同学尝试与其沟通,不少留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应对。
这是什么?这就是社交能力的缺失,是孩子在成长中少了一张能力单带来的结果。
很多专家指出,一个人一生能力的80%在6周岁前已经确定。所以尤其是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家长来说,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能力单。
柴老师认为,国际化的教育在于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个性化,帮助孩子扬长避短,能否帮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在社会上拥有真正的竞争力。体现在学前教育阶段,就是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社交能力的培养
社交能力这几个字不陌生,也有很多家长意识到社交能力的重要性,但又不得其要领,我们常常以孩子够不够开朗、够不够外向来评判他们社交能力的强弱。
这种评判方式宏大又抽象,并不准确,且对于具体如何去培养社交领域的能力也无法给出实用性的建议。
龙井幼儿园的学前儿童全能力培养体系中的一大领域就是关于社交能力,我们称之为“人、社会和情感的发展”。
这一领域中,又拆分出三个能力点:
1、建立人际关系
2、自信和自我意识
3、控制情感和行为
每一个能力点上,根据不同月龄,都提出了具体的评估标准,以“控制情感和行为”这一能力点为例:

龙井幼儿园里每周围绕这一领域都会设计不同活动,我们可以来看一个例子:
讨论活动

这一周,龙井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们讨论了一个话题——“what makes us beautiful?”
1.话题引入:老师给孩子看了一些图片,图片里是公主们穿着闪闪发光的裙子。引入了“beautiful”的概念。
2.引导讨论:之后,老师又展示了另一些图片,图片的主题是“beautiful behavior”,告诉孩子们这些美好的行为也是一种真正的美丽。让孩子讨论,他们认为哪些行为是“beautiful behavior”。
3.给予支持:
·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表达。
·给部分孩子提供机会:XX,你觉得呢?
·对孩子表达的想法给予重视和鼓励,帮助他们感到自信。
·当孩子们对自己的成功感到良好时,给予支持,比如给一个贴纸。
能力的体现
“孩子们可以自信地向他人讲述自己的需求、想法、兴趣和意见”,就是“自信和自我意识”中的一项评估标准。
老师们设计活动,提供话题,并且在活动中活动后及时地给予支持,让孩子更有自信地在人群中表达。
当然,由于每个孩子各不相同,他们彼此之间会发生对话、游戏,这个过程中,还会展现出其他他们可能达到的评估标准,比如创建人际关系。
孩子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力虽然并非像成绩一样有一个具体的分值,但通过龙井幼儿园的全能力培养体系,依旧可以拆分细化到一条一条评估标准,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帮助孩子收获一张漂亮的能力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