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去幼儿园,你的妥协会害了孩子
孩子刚入园时,一下子从熟悉的环境转入到陌生的环境,因为孩子的语言不丰富,无法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只能是通过哭来告诉家长。哭是孩子的秘密武器,也是对付家长的最有效的武器。孩子屡试不爽,几乎每次都能成功。

从孩子上幼儿园第三天开始,连续几天,孩子都不愿意去幼儿园,“我不去幼儿园!”“幼儿园不好!”“怕老师!”等等的话语,充斥着家长的耳朵。家长也无奈地编着各种“善意的谎言”,督促孩子起床、穿衣、洗漱、喝奶……出了家门,到了幼儿园门口,孩子就是不往里走,开始哭,和别的小朋友们一起哭,那场面,感动天感动地!再后来,还要提出一些条件才同意迈步进幼儿园的大门。
孩子们,快进来吧。随着老师的一声声呼唤,几个小伙伴恋恋不舍的离开爸爸妈妈,慢吞吞的朝老师走去。
快跟爸爸妈妈说再见。老师再一次催促,孩子们回过头来,小声说出再见的那一刻,撅着小嘴,眼睛里泛着泪光,可怜到了极点,揪着家长们的心。
这种情况,孩子还要不要送幼儿园?
从家长的角度看,孩子从没离开过大人身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家长们也乐意宠着孩子们,不愿他们受一点点的委屈。甚至有的宝妈认为,孩子不愿意去,就别去了,等孩子在家玩的没有意思了,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再去或者下学期孩子大一些再上幼儿园。
幼儿园老师的专业建议是:孩子上幼儿园前,幼儿园召开家长会,告知家长一定要坚持送孩子到幼儿园,不管孩子什么理由,都不能依着她,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孩子,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这样才能培养孩子们的自立能力、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让孩子健康发展。
为了孩子,家长一定要坚持,当孩子看到家长的决心,认为自己的眼泪对于家长没有杀伤力了,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时,孩子也会放弃哭闹,事实上,孩子也明白笑比哭好的道理。也许是孩子已经有了一起玩耍的小朋友,孩子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