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种父母才是孩子的最佳良师益友,快来看看你有没有做到
我们为人父母的方式极大的影响着孩子的方方面面,我们与孩子交流互动的每一个细节最终会决定孩子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将父母按不同的风格和方式归为4类:独裁型、权威型、开放型、无为型。每一种类型的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截然不同,可以通过一些独有的特点来识别。

1. 独裁型父母
对照下面的描述看看是否符合你平时的做法?
- 你认为孩子理应受到管束,他们的看法或意见不重要。
- 在制定或执行规则时,你坚持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做。
- 你很少会顾及孩子的感受。
如果以上有任何一条符合你的情况,那么你就有可能是一位独裁型的家长。这一类父母认为孩子应当严格遵守规则,不能有任何例外。每当孩子质疑规则的合理性时,他们最常用的解释便是“没有什么好商量的,我说了就算数”。在这样的父母看来,任何商量都是讨价还价,孩子们必须乖乖的依言而行。而且,他们也不给孩子参与或独立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机会,相反,他们永远都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推行者,孩子除了遵从别无他法。
独裁型父母在管教孩子时,更多的时候是在用惩罚的方式让孩子变得顺从听话,而不是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孩子不但无法形成独立的人格,而且还会背负上很重的心理负担,总是担心自己会不小心犯错。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都非常守规矩。但在“听话”的光鲜表面下,却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大多数独裁型家长教育出的孩子都缺乏自信,因为他们的意见长期得不到重视。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家长过度苛刻和追求完美,且不惜通过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来确保孩子顺从,这些孩子的性格会逐渐变得乖张,行为也会变得具有攻击性,因为他们内心对父母的不满情绪过于强烈,已经无法让他们冷静地思考和改进。有的孩子为了逃避父母的责罚,还会养成撒谎的习惯。

2. 权威型父母
对照下面的描述看看是否符合你平时的做法?
- 你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维持与孩子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
- 你会向孩子解释制定规则的原因。
- 你会监督规则的执行情况;当孩子违反规则时,你会按照规则约定让孩子承担相应后果。但你在整个过程中,会根据孩子的感受和意见酌情考虑。
权威型父母虽然也会制定规则并要求孩子认真执行,但他们不会忽略孩子的意见。当然,他们在关注孩子感受的同时,也会明确的向孩子说明家长仍然是最终的决策人。这类父母非常重视事前预防,因此他们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防范孩子养成坏的行为习惯。同时,他们也会运用诸如表扬和奖励等积极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研究人员发现权威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在成年后大都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和主见。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通常很快乐,也很成功,而且还有很强的决断力和风险评估能力。

3. 粗放型父母
对照下面的描述看看是否符合你平时的做法?
- 你会制定规则,但通常很难执行下去。
- 当孩子违反规则时,你一般都不会让他承担相应后果。
- 你认为家长介入得越少孩子学得越好。
粗放型父母一般都是慈父慈母,他们只在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下才会采取必要措施。他们非常的宽容,往往抱着“孩子还小”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问题,即使在必要的情况需要对孩子进行管教,他们也只会走走过场——例如,在孩子的反复央求下妥协,或如果孩子认了错便会取消处罚。
粗放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他们经常鼓励孩子与他们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惑与问题,但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或不恰当的选择却很少制止。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数学习成绩一般。同时,由于他们不尊重师长和规则,在行为习惯方面也会表现出较多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往往自尊心较弱,容易情绪化。他们还有很大可能会遭受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如肥胖症(因为父母很难制止他们吃垃圾食品)、龋齿(因为父母难以帮助他们坚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 无为型父母
以下的描述中有符合你情况的吗?
- 你从不过问孩子的在校情况或作业。
- 你几乎不了解孩子的行踪或玩伴。
- 你不会花时间陪伴孩子。
无为型父母几乎对孩子平时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们也不会制定规则。孩子往往得不到正确的指导、良好的照料和父母的关注。这类父母指望孩子能自己管自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满足孩子的基本需要。他们不是称职的父母,但有时候也并非有意而为之——例如有精神疾病或长期卧病在床的父母,就无法持续给予孩子精神上或物质上的需要。
一方面,一些无为型父母的形成是因为缺乏养育孩子的必要知识储备;另一方面,部分无为型父母很可能就是被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所迫,无法带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内心通常都会因为自信心问题而挣扎不已,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往往较差,时常会展现出不良行为和习惯,幸福感很低。

当然,在现实世界中,情况要更为复杂,我们无法简单的用某一个标签来为自己归类,因为你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是开放型,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又表现出权威型的特点。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权威型父母是最佳家长典范。但即使你不属于这个类型,也不要沮丧,因为通过有意识的改进和实践,你也可以成长为权威型家长。坚持不懈的努力,尽可能做到最好,你就会同时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