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给妈妈看!教妈妈爱护好牙齿!
今天是母亲节,祝天下所有妈妈:母亲节快乐!
现代人都想着逃离“996”,母亲却一生都在从事着“007”的角色。小时候,每当有蛀牙,妈妈都会带我们补牙,对自己的口腔健康却浑不在意。长大后,我们的牙齿都好好的,妈妈的牙齿却开始缺失了......

我们也想妈妈有一口好牙,老了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何做才能有一口好牙呢?重在预防蛀牙和牙周病这两大牙齿杀手。
备孕时别忘了检查口腔
我们都知道,孕期不能随便用药,但是很多有牙齿疾病的孕妇,在孕期会因为激素水平分泌的变化而牙疼、牙龈肿胀甚至吞咽困难。因为不能随便用药,只能忍受折磨,被动的等待缓解。
所以牙医一直强调,怀孕前,妈妈们有必要到牙科接受全面检查,如患有牙病,要立即治疗,因为在妊娠情况下,内分泌改变,更易导致牙病加重。

不要以为牙痛就牙痛,忍过来就是了。有研究表明,患有牙周病的孕妇发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婴儿的危险是常人的7.5倍。而妈妈口中的致龋菌也容易传给新生儿,导致宝宝患龋齿的几率增加。
产后新妈妈时期
我国一直有坐月子的传统,产妇在产后一个月内不刷牙,因为传统观念认为月子期间刷牙,漱口,触及凉水对身体不好,也容易伤及牙齿,造成牙齿松动。其实,这会让大量菌斑停留在牙齿上,才是真正的不利于产妇的口腔健康。
而且月子期间大量进食含有糖类、高蛋白的营养物质,又不刷牙,口腔内就成了细菌的温床,细菌在口内大量繁殖,容易刺激牙龈,加重龋病、牙周病
只要产妇的身体条件允许,产后第二天就可以刷牙,最迟不要超过第三天。当然最好使用温水,以免刺激牙龈和牙齿。产后三天内可以用指刷法:将干净纱布缠绕食指,蘸上牙膏清洁牙齿,最后按摩牙龈。能正常刷牙后可以选用软毛小头牙刷,用温水泡过后刷牙,以免刺激牙龈。

中老年人要注意的口腔问题
牙周病
牙周病是导致大部分老年人缺牙的元凶,牙周病护带来牙槽骨萎缩、骨质流失,牙齿松动。
造成牙周病的原因是食物残渣、牙垢附着于牙齿及牙龈边,刷牙无法完全清除,久而久之,唾液中的钙质沉淀于牙垢,便会形成坚硬的牙结石。
牙结石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出血、红肿发炎。如不及时清理,一旦恶化很容易就转变成牙周病了。
缺牙
据统计,中国超八成老人存在牙缺失现象,每十位老人就有一个牙齿掉光。
牙齿缺失,不仅会增加肠胃负担,还易引发各种身体疾病。牙齿缺失过久,不修复的话,会造成邻牙倾斜、对合牙过度伸长、牙周病、龋病等问题。如果老妈缺牙了,赶紧带她到医院修复,及时止损哦。
重度磨损
长期的不良用牙习惯、不良的咬合等等,会让牙齿出现过度磨损的状况,即牙釉质被磨损、露出牙本质甚至髓腔暴露。严重的牙齿磨损会导致牙齿敏感和食物嵌塞,磨损后的锐边缘有可能刺激或损伤舌头及颊黏膜。
牙齿龋坏
龋齿分为浅龋、中龋、深龋等,随着程度的深,给患者身体带来的伤害也随之加深,严重时,会引起牙神经发炎、牙根发炎,影响进食和休息,更严重者还会造成口腔颌面部感染;龋坏严重者,致使牙齿断裂,成为残冠残根,影响咀嚼功能,加重胃肠负担。不要小看蛀牙的影响,有蛀牙要尽快修复。
平时该怎么做?
1、早晚两次刷必不可少,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仔细刷三分钟。
2、饭后要漱口,不要用牙签,而是用牙线或牙线棒,或水牙线来清洁。
3、定期洗牙,清除口腔内的结石,预防牙周病。
4、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水果蔬菜
5、不要啃咬过硬的食物,也不要把牙齿当工具开酒瓶盖。
6、少吃辛辣、冰冷等刺激的食物。

最后,祝愿所有妈妈都有一口好牙,吃啥啥香,身体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