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的这个小细节,居然是性早熟的信号!
利利今年6岁,刚上小学时,个子并不高,坐在班里第一排,让妈妈高兴的是,到了一年级下半学期,孩子的身高是蹭蹭往上蹿。
长高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就在半月前,妈妈在给利利洗澡时突然发现,孩子的乳房有轻微的鼓起,用手按压,感觉胸部下方有硬块。不安的妈妈第二天就请假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结果医生检查后判定孩子是性早熟,这一下利利妈妈可慌了神儿。

孩子性早熟的危害非常多,究竟如何判断,如何预防,又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专家,儿科生长发育门诊主任医师桂林艳为大家进行详细解答。
“性早熟绝不单单是早长个儿那么简单,家长们一定要对其危害有充分认识。”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主任医师桂林艳表示。究竟性早熟都有什么危害呢?桂林艳说:“最直接危害就是长不高。”因为儿童性早熟会伴有身高、体重加速增长,孩子骨骼成熟过快,提前闭合,最终导致无法持续性长高。因此,性早熟的孩子会出现早期生长过速,后期生长乏力,到了成人期后身高反而不及身边同龄人的现象出现。
提前发育绝不仅仅带来身高问题,它的危害具有系列性,更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造成极大影响。
孩子心理还不够成熟,但由于性早熟会伴随着性征的发育,会对其带来巨大的心理困惑,孩子会产生难受、不自在的感觉,还可能遭受同伴讥笑后,产生自卑心理。时间久了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和交往。这类孩子性意识的过早萌发还会带来早恋等一系列社交与情感问题,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对儿童性早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然而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家长们对于性早熟的认识也让人十分担忧。
10位父母,其中4个家有男孩,6个家有女孩,年龄全都在10周岁以下。
有意思的是,4位男孩家长都不知道怎么观察男孩性早熟或从来没有关注过孩子这一方面。而在女孩家长中,也只有两位妈妈能够大致说出通过乳房等外在表现判断孩子是否性早熟。
那么在医学上对儿童性早熟的定义是什么呢?
桂林艳介绍,“女孩8岁、男孩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成熟,如生殖器官发育、阴毛腋毛生长、乳房增大、月经来潮等可判断为性早熟。”
女孩的早发育一般就是8岁前乳房发育了,孩子可能会说乳房有点疼或者有点痒,摸起来有个小硬块。
男孩早发育主要表现是9岁以前出现了睾丸增大,但相对于女孩,男孩性早熟隐蔽性更强,所以通常男孩子早发育不太容易被家长们发现。
在日常门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一两岁家长发现孩子乳房就发育了。桂林艳表示对于这一部分儿童,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并不是真正控制发育的“中枢”出现了问题,所以不是真性早熟,称之为小青春期。
大部分2岁之内出现乳房发育的孩子都是小青春期,表现只是乳腺发育,而乳晕不大,且无着色,这并不是真正的性早熟,也可以定义为单纯乳房发育。个别孩子的小青春期可能会持续到3岁左右,之后乳房发育会自然消失。
但究竟孩子是小青春期还是早发育?
桂林艳提醒家长们“一定要在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之后才能下结论,家长万万不要自行判断。而女孩家长更要格外注意,因为在性早熟的孩子中,女孩大致占到70%~80%左右。”

除了性特征,判断孩子性早熟是外源性或是中枢性,还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那么究竟还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在医院,医生会让孩子做系列检查,其中最简单的初步检查就是拍骨龄片,比如说孩子5岁,但拍骨龄片子显示已经6岁甚至7、8岁了。再有就是早发育的女孩做超声检查,会发现子宫卵巢增大,乳腺发育等。
像利利就做了骨龄、超声、甲状腺和血检,被医生判定为外源性性早熟。可以在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的基础上观察一段时间,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孩子被确诊为性早熟,究竟要不要治疗,如何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不用治疗还是要判断性早熟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不利的影响,最关键的是会不会影响孩子最终的身高,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早期,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观察或使用中药治疗,而到中期之后就需要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桂林艳说。
近年来,性早熟孩子发病数量正在逐步攀升,造成这一现象因素有很多。
相对于地球温度升高,孩子获取相关信息渠道增多等大环境的影响外,要避免孩子性早熟,家长们可以力所能及地从孩子
饮食、作息习惯等方面入手。现在的孩子营养好是一个普遍现象,家长们可以敦促孩子多多参加户外活动,比如跑步、跳绳等以便达到营养摄入和消耗的平衡。
尽量少购买和使用塑料制品,少穿塑料凉鞋。尽量烧水喝,少用水杯、水壶、瓶装水或桶装水等。
尽可能少食用或不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食品,比如炸鸡、汉堡、薯条等,不吃含有生物雌雄激素的食品,如花粉、蜂王浆、毛蛋、鱼子、茧蛹等食品。
少食用反季节蔬菜和水果。此外,光污染也是刺激孩子性早熟的一项因素,在孩子睡觉时,孩子房间保持黑暗,不要开小夜灯,并保证其作息规律和睡眠充足。
此外由于豆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它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所以对于豆浆类饮品,家长一定要控制孩子的食用量。
专家简介

桂林艳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生发发育门诊主任医师
专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生长发育障碍、矮小、性早熟、肥胖、甲状腺疾病)10余年,擅长儿科内分泌疾病,对各种原因所致的生长发育障碍、身材矮小、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甲状腺疾病、肥胖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给予诊断治疗。同时开展多种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
现为亚太儿童内分泌学会会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儿童健康管理学会委员。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主持及参与省市级科研3项。
【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卜春梅 李金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