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送饭就叫做溺爱?家长表示: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一些初中生和高中生们来说,由于学校离家较远或是因为学校教育体制的关系,在升入高年级之后就开始了住宿制生活。这些孩子天天每天在教室、食堂、宿舍三者之间匆匆徘徊,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相对来说,家长们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睡觉方面还是比较放心的,只不过在孩子的吃饭方面上比较头疼。有些孩子每逢周末回家的时候总会跟家里人抱怨,说学校的饭菜不好吃,自己总是吃不饱。

于是在某些地区,就出现了一批常常活跃在学校门口的“送餐大队”。家长们经常会拿着自己做好的或是从外面买来的饭菜,等着孩子下课后来取。
这样的做法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有人说:“这些家长太娇惯孩子了”。还有人说:“孩子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将来肯定吃不了苦、成不了大器”。那么大家对每天给孩子往学校送饭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以下是一些网友们的看法:

@紫如意:学校的饭菜都是外包的,质量堪忧。学生每天有繁重的学习任务,锻炼身体的机会也很少,所以大多数住校生体质都不太好,动不动就感冒发烧的。自从我天天给孩子送饭后,他感冒的次数比其他同学少多了,所以觉得非常值得。
@皮了嘎吉:别人家孩子能吃的,自己家孩子也一定能吃。那些天天给孩子送饭的父母多半是没事干,觉得孩子一点委屈都不能受,才天天给孩子送饭的。
@唯家至珍:我们可以让孩子吃学习上的苦、奋斗中的苦,但是没有必要非让孩子经受吃不饱的苦。往往那些贫穷地区的孩子追求的只是满足吃穿,而有钱人的孩子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东西。所以个人认为,给孩子送饭的行为没太大诟病。

实际上,孩子不爱吃学校里的饭菜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众口难调,学校里的饭菜就是不符合孩子的胃口;也可能是自己父母的厨艺水平太高了,所以才觉得学校里的饭菜难吃;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孩子本身过于挑剔。
但无论各位对给孩子每天送饭这件事的看法如何,送饭本身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一来孩子吃得饱,饮食上做到各种食材均有摄入,那么身体获得的营养就不会差。而保证身体得到多种营养的供给,才是身体健康以及抵抗力提高的基础呀。

再者孩子吃饱过后,才能有足够的精力与枯燥的学习更好地抗衡不是吗?
而且初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本来就大,他们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家里有条件给孩子送饭吃为什么不可以呢?何况小小的餐盒里全都是父母满满的心意呀,体会到父母的用心付出,孩子们在学习上自然也会动力满满。
各位家长,你家孩子在学校的饮食怎么样呢?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话,不妨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