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宝宝健康不健康,这才是标准,看了就会,超级简单
这几天,Shirley被感冒的宝宝折腾惨了,又是上医院,又是战争般的喂药,还要近乎整夜的抱哄睡觉。在她倾诉中笔者发现,其实宝宝有感冒症状(前期喷嚏,后期鼻塞至睡不宁)一个礼拜了,可是宝爸和她竟然都没察觉到。

其实,发现宝宝身体不舒服或者异常,并不很难,只要细心一点点,就不至于受这么大的累呀!之前编过一个顺口溜,很多妈妈都熟悉:宝宝要健康,必须吃得香,睡觉要踏实,大便排得畅,情绪心情好,还有节奏长。
为什么要关注这几点呢?因为这是健康宝宝在辅食添加前的共同表现,是可以看得见、测得出、感受得到的。
吃得香!>>>>>>>>>>>>>>
宝在宝吃之前,哇哇叫得响亮;吃的时候,一气儿吃得干净;吃完后,神态满足,要么睡觉,要么情绪高涨。
如果不是这样,一定是喂养方式、进食习惯或身体健康中的哪个环节出现了异常。

比如,宝宝没有发出饿的信号,按点喂奶,破坏了宝宝的本能节奏,你想想,你自己是饿的时候吃得香呢,还是不怎么饿的时候吃得香呢?
再比如,宝宝生病了,不舒服了,进食过程和奶量一定是会有不一样的。
细心一点点,就能够发现异常,是不是?
睡觉要踏实!>>>>>>>>>>>>
宝宝入睡前,表现明显得的困意和行为;入睡时,自主入睡或吃完奶就睡;睡觉中,呼吸匀称,无频繁体动;睡醒时,无烦躁情绪。

如果不是这样,一定是睡眠环境、睡觉习惯或是身体健康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异常。
宝宝睡觉,是身体自我保护和修复机制,是消化吸收系统工作时间。
比如,宝宝睡觉前过于兴奋,肯定就不能顺利自然入睡。
再比如,睡觉时的声光温度等环境,直接决定宝宝睡眠深度,体动频率。
想想,如果成人深度睡眠得不到保证,总是处于易惊醒状态,是不是很难受,宝宝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大便要排得畅!>>>>>>>>>>>>
宝宝大便前,一定会有相应的表情、声音和行为,如突然定住、哼哼唧唧等等;大便时,无需过分用力;大便后,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或软条/坨状,闻大便,酸臭或一般臭,但肯定不会是恶臭。
如果不是这样,宝宝要么有宿便便秘,要么跑肚腹泻或是其他更严重问题。
比如说,大便里面有很多白色奶瓣,就可能是宝宝消化吸收的问题(少量是常态)。
再比如,大便突然有黑色,如果没有添加铁剂辅食,就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导致。
试想想,成人如果几天无大便,是不是会有腹部胀满,食欲不佳,睡眠不好呢?
有节奏长!>>>>>>>>>>>>
宝宝能吃能睡能拉,有没有效率和效果,直接会在身高、体重增长上体现,这些指标的增长是由国家相应的统计指标来遵循的。
如果偏离相关指标太多,就应该引起宝妈的关注。
比如说,如果体重明显远超同月龄宝宝,偏离体重指数,那么就要考虑优化宝宝的饮食结构,不然就会导致坐、爬、立、走等的发育滞后。
情绪心情好!>>>>>>>>>>>
对小宝宝来说,世界很简单,想吃能吃到,吃了能拉出,想睡就能睡,睡觉质量好。
另外,时刻能感受熟悉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情绪就不会差。

情绪因素与前面四点是:互为关联,互为影响,互为表现的。
如果情绪低落,没有精神,一定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疾病先兆或疾病加重的表现。
宝爸宝妈,是不是觉得带宝宝很简单了。
再和我一起来一遍宝宝健康歌吧:
“宝宝要健康,必须吃得香;
睡觉要踏实,大便排得畅;
情绪心情好,还有节奏长。“
您对宝宝的健康判断还有其他妙招吗?
关注我,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