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效应:别再用语言伤害孩子了,控制情绪让孩子健康成长
有些父母只要有一些小事,就容易骂孩子。孩子吃饭慢了,他们会生气;孩子起床晚了,他们也会生气;孩子打扰自己玩手机了,他们更会生气……父母生气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责骂孩子,很显然,小小的孩子往往成了父母的出气筒。

说起发脾气这件事,爸妈们往往归咎于孩子的不听话,太讨气,或某种行为实在是不像话。
大多数爸妈会说,自己也不想发脾气,但是实在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教育孩子。
孩子们总是吃手,或者是尿裤子;他们喜欢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甚至还爱打人;吃饭时总是挑食,看到书就摇头……这些行为都足以让父母抓狂,虽然这都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但是父母却会固执的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的表现。

当然,父母也会有着自身的原因
他们往往为了单纯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强迫孩子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在孩子拒绝之后,自然会引起他们的愤怒;
同时,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太高,一旦孩子无法达到他们的期待值,他们便会动怒;
另外,父母在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负面情绪,各种压力的累积使得他们习惯性的把家庭中最弱小的孩子当成发泄对象。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南风和北风比威力,看谁能先让路人的行人脱去外套。北风率先呼呼的刮了起来,受到寒风袭击的行人们,不由得裹紧了外套。这时南风徐徐的吹了起来,人们很快感觉到了阵阵暖意,纷纷解开衣扣,脱下了外套。
语言暴力如同北风只会伤害孩子
小明随着务工的父母一起从县城来到了大都市上海上学,性格开朗的他很快适应了新环境。然而一次无意之中,他听到了几位同学在议论他,说他穿的土里土气的,只晓得闷头死读书,一点也不合群。
其实小明家庭条件并不差,学习成绩也不错。然而在同学的负面标签中,他变得越来越自卑,渐渐的对学习都失去了兴趣,真的变成了和同学格格不入的人。

1、密歇根大学的Ethan Kross博士一项实验发现,情绪和身体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非常相似
当孩子受到外界辱骂的时候,他们心理上受到的创伤,几乎是和身体上所受到的疼痛完全一样。
2、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言语侮辱会造成孩子大脑“损伤”
孩子的大脑正在发育,他们还没有能力对暴力语言进行自我调整,所以往往会深受其害,变得胆小懦弱、自卑抑郁。
3、言语攻击会变成内在批判的声音
孩子如果长期受到语言暴力,他们在潜意识中就会进行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总是做的不够好,甚至在成年之后依然会苛责自己。
4、言语攻击造成的消极后果是无法用爱弥补的
父母如果对孩子的态度时好时坏,或者说其中有一人经常责骂孩子,那么即使他们有的时候依然非常温柔,或者说另一方对孩子极尽呵护,也难以抵消孩子所受到的语言伤害。
5、故意的言语伤害所产生的恶劣后果会更持久
父母千万不能用刻薄的言语去挖苦嘲笑孩子,否则无异于在他们本就脆弱的心灵上插了一把尖刀,这种伤害给孩子带来的甚至会是一生难忘的痛苦回忆。
其实发脾气的坏处大多数家长都明白,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自己的北风脾气呢?: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说:“一旦被贴上标签,你就很难逃脱。”
生理疗法:
美国心理学家费尔德(Leonard Felder)提出过一种叫“数颜色法”的情绪控制法。
当人们感觉到自己情绪即将爆发之时,首先应该环顾四周,观察一下周围的景物,然后默默的在心里自言自语:这支钢笔是黑色的,那只水杯是白色的,他的衣服是蓝色的,墙上的画是彩色的……
一直这样找到12个不同颜色的物品,整个过程大概用时30秒左右。在辨认颜色的过程中,人们强行恢复了灵敏的视觉功能,使得大脑理性的思考层面得到活跃,最终情绪得以慢慢平静。

心理疗法:
1、觉察——学会发现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做出了让父母生气的事情之后,父母的情绪自然会有所波动,这时父母应该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告诉自己不要过度紧张和执着。尝试着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不仅对自己,对孩子更是一种理性的接纳。
2、疏导——找到合理的途径和方式,来缓和、疏导甚至发泄掉自己的情绪
在有了不良的情绪之后,父母可以尝试着做深呼吸动作,尽量的回忆孩子天真烂漫的时刻,不断的进行自我暗示,告诉自己不要生气。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即将失控的情绪很有可能就会得到平缓,也就自然能够逐渐冷静。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让自己平复心情,那么便可以通过一些运动发泄出来,当然前提是不能伤害自己,更不能伤害孩子。比如快跑,或者是拳击,还有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
3、内省——从内在去自我反省,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衡量情绪失控的结果是不是自己能承担的
经常性的进行自我反省。比如说是否因为自己教育方式有误,或者是自己没有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才会让孩子任性,不讲道理;又或者说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不好行为的原因,是真的任性不听话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需求,又或者是自己制定的界限太高。
4、解决——找出处理事情的办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补救的办法,二是下次的预防和应对办法。
当父母已经因为情绪失控而责骂了孩子之后,可以适当的找机会向孩子承认自己的方法有误。当然之后也要平静心情和孩子商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
不要用语言伤害孩子,如果真正的爱他们,就要学会接纳他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必备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