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健康的吃糖?
自从孩子第一口尝到甜头后,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吃糖太多对身体有诸多危害,比如蛀牙。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超市货架还有电视里诱人的零食广告,又有几个孩子能御“糖”的诱惑呢?再说,仅仅因为害怕龋齿就不让孩子吃糖,是不是太残忍了?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吃糖呢?是每个家长关心的问题。

糖的认识
●“糖”又称为“碳水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按分子结构单元的数目,糖可以分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蔗糖、麦芽糖)、低聚糖(如低聚果糖)、多糖(如淀粉) 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糖本身不是个坏东西,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纵然糖有千般好处,万种功能,孩子也不能多吃。糖隐身于各种食物中,常常看见不少的家长在超市给孩子准备各种零食,比如糖果、巧克力、碳酸饮料、果汁、冰淇淋、蛋糕、饼干、果脯、膨化食品等等,这些零食中添加了大量糖,殊不知正是这些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糖直接威胁着孩子的健康。

糖摄入过多的危害
●1、影响食欲和消化吸收功能
过多的糖能使胃产生饱腹感,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减低食欲,长久下去会造成其它营养素摄入不足;过多的糖还会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气体而胀气,影响胃肠消化吸收功能;还会给肠道细菌创造繁殖条件,引起腹泻。
●2、引起龋齿
过多的糖分会给口腔里的乳酸菌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从而大量产酸,使牙齿脱钙、溶解、形成龋洞,因此大多数喜欢吃糖的孩子患有龋齿。
●3、影响骨骼发育,增加近视风险
过多的吃糖会导致孩子钙质丢失影响骨骼发育。大量的糖进入体内后使糖代谢中间产物如丙酮酸、乳酸等大量产生,为了中和这些酸,会消耗人体内大量的钙质。另外,钙质减少还会减弱眼球壁的弹性使眼球更易伸长,这就是过多吃糖助长近视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4、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行为改变
蔗糖分解吸收快,过多吃糖易引起体内血糖快速上升,迅速下降,随之引发胰岛素、肾上腺素水平像荡秋千般大起大落,从而产生头晕、目眩、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精神行为改变。

健康的吃糖方法
●1,规定吃糖次数
研究发现,吃糖的频率对于龋齿的发生十分关键,因此要减少摄取游离糖量和频率。美国儿童牙医协会制定的龋病风险评估表中,将每天吃零食超过3次列为高患龋风险因素。
但是,不能因为减少了次数就忽略了量,每次吃糖的量也不能过多。
●2. 什么时候吃糖?
可以在进餐时吃一些含糖的食物,因为此时唾液分泌量较大,可以减少糖的危害。
●3. 警惕饮料的危害。
很多孩子都喜欢喝饮料,包括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乳饮料。这些饮料里的含糖量都是非常高的。
●4. 奶瓶里只装配方奶、牛奶或母乳。
避免使用奶瓶喂含糖的水或软饮料。
●5.避免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
对于母乳的孩子,应该多清洁口腔,否则龋齿很容易出现。研究显示,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每天母乳喂养次数大于7次就容易导致龋齿。鼓励孩子在一岁以后使用杯子喝奶
●6.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要改变饮食习惯有时是有些困难,比如有些家长会认为自己小时候就是这么吃的不也一样健康吗?但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健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并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温馨提示
父母们要注意掌控糖的摄入量。不要把糖作为特殊优待或奖励,规定每周可以吃的量,以及选择合适的吃糖时间,饱餐后、吃饭前2小时内、睡觉前,绝对不应给孩子吃糖或吃甜食。为防止长蛀牙,可以吃完糖就立即刷牙,降低患蛀牙的机率。另外,定期带孩子去口腔科检查牙齿,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也可以使孩子牙齿免受糖的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