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大的孩子,竟然患上肾结石,医生:尿布该换换了

文 / 小鱼儿讲育儿
2019-07-31 01:29

10个月大的婴儿患上肾结石

浙江的一个医院,接收了一个年龄特别小的肾结石患者,才10个月大。

这个孩子叫小爱,被查出左肾有一个直径2公分左右的结石,这对于只有10个月大的婴儿来说,是巨石了。

小爱一直发烧,还伴有左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

医生说,小爱持续发烧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尿路感染,所以他的结石也是一般人少见的感染性结石。

看着年幼的孩子,由于尿路感染引起高烧,还受肾结石折磨,小爱的父母心痛不已。

医生为小爱做了碎石手术,术后3天出院了。

孩子父亲说:

事实上,小婴儿患有大结石,是比较罕见的案例。浙江省人民医院俞蔚文医生感叹,这是本院数以万计的泌尿结石患者中最小的一位。

医生认为小爱的尿路感染,是因为尿布几不离身,包扎过于紧密,更换过少,给细菌在胯部生长繁殖提供了这样一个微环境,再加上小包茎等因素,导致结石形成。

造成结石的各种因素

尿布、纸尿裤一类的,都需要经常更换,除了这些,还有以下方面也是父母需要了解的,也是容易导致孩子患结石的因素:

1.盲目补钙

人体对钙的吸收是有限的,尤其是婴幼儿。过多的钙质沉淀,是形成肾结石的原因之一。

2.水质过硬

一些家庭使用矿泉水给宝宝冲奶粉,但是4岁以下的婴儿肾脏很脆弱,不能负担太多的矿物质。配方奶中的矿物质已经能够满足孩子发育的需要了。在某些地方,自来水水质太硬,经常饮用也可能导致肾结石。

3.过量服用鱼肝油

鱼肝油的过量使用,会突然增加尿中钙、磷的排泄,必然会产生沉淀,并可能成为结石。

4.过量补充维生素C

一些家长补充维生素C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但是市场上的许多维生素C泡腾片每片含有500-2000毫克的维生素C,这远远超过了1-3岁以上婴儿的需求量。

摄入过多的维生素C很容易导致婴儿尿路结石。

预防宝宝结石有方法

为了预防宝宝得结石,家长要注意:

1.控制含草酸盐的食物的摄入量

在肾结石患者中,大约有90%的是属于草酸钙结石,而草酸大量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之中,特别是菠菜,青椒、葡萄中含量丰富。

在饮食上要合理搭配这些食材,要吃,但要注意食用的量,过量的食用容易在人体中形成结石。

2.多给孩子喝水

不管哪类结石,喝水都是一种最重要的防治方法之一。水能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的各种物质浓度,并且它可以防止高浓度盐和矿物质聚积而形成结石。

并且大量的水份还可以促使已经形成的微小肾结石排出体外。

3.控制钙的摄取入

钙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人体需要钙,但合理就行,也不可大量进补。

在肾结石中,草酸钙石是最为普遍的结石之一。所以说不但要减少草酸的摄入,如果已患过结石,并且它的成份主要是钙质的时候,还要注意钙质的减少,以缓解结石的形成。

4.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

肾结石与蛋白质的摄入有直接的关系,蛋白质容易使尿液里出现尿酸、钙以及磷,这样就会导致结石的形成,如果患过结石,就更应该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

在补充蛋白质的时候应以鱼及牛奶等优质蛋白质为主,而减少动物肝脏等蛋白质的摄入,如果食用动物肝脏的时候要在水里煮一下再进行加工,以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

5.少给孩子吃糖

人在吃糖以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以及尿中的酸度都会有不同层度的增加,而这三者同时增加就容易患上结石。

6.适当多吃西瓜

西瓜是天然的利尿剂,有利于孩子排尿,这里要注意,西瓜要单独吃,不和其他食物一起吃。

7.多运动

有一些人患上肾结石的一大原因,就是缺乏运动,运动也是有助于排尿的。

如果宝宝有肾结石必须接受手术治疗?

不一定,治疗方案应该由医生根据孩子的症状来决定。一般来说,对于有轻微疾病的患儿,医生会采取保守治疗,通过补液和碱化尿液清除结石。保守治疗无效,肾积水和肾损害加重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