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孩子健康成长?试试以下方法,减少弯路

文 / 妙妙淼淼VlGO
2019-08-03 01:20
"

对孩子来说,小学是他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是关键期,也是转折期。

如何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增长各种才能与见识,对他的成长与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

相对于之前的幼儿园,小学才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几乎事事都需要我们照顾。上了小学后, 自然会有些改变,因为孩子长大了一些。但是作为妈妈,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把孩子交给小学老师后,自己就没什么事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应该对孩子尽到更大的家庭教育责任,跟学校教育配合好,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要知道,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他人生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无论何时何地,除了“妈妈“的角色外,我们还都应该承担起孩子“老师“的角色,在我们的肩上都有一份神圣的教育孩子的使命。虽然我们不一定要成为教育孩子的专家,但我们必须要学;一点教育孩子的理念、常识,懂点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有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就是,个人的行为习惯、综合素养、心理品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处事方式、能力发展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他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奠定基础的。另外,小学阶段也是孩子长身体、学知识的关键时期,他有很强的求知欲,也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教育者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期,对孩子进行最有效的教育,从而教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老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中可以看出孩子在小的时候,我们的教养多么的重要。

常听到有人在评价一个孩子时说“这孩子家教真好“或“这孩子真没家教“,而不是说“这孩子真没知识“,所以,家庭教育之于孩子来说,是重中之重,关键之关键。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承担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学生的妈妈承担的应该更多一些。所以,妈妈要对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从而让他赢在小学。

但是我们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上好小学?怎样教才能让孩子赢在小学?我们从健康成长、学习认知、亲生活娱乐和家校合作这5个方面,给小学生的妈妈提供建议。让你的孩子真正放飞梦想,为他一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何让你的孩子健康成长?试试以下方法,减少弯路

让你的孩子变成哪吒,能文能武。

如何让你的孩子健康成长?

1、允许孩子有一个自己成长的私人空间。

一个被过度保护、过度管制的孩子,会失去自由成长的空间,会逐渐成为权威妈妈手下的“听差",甚至会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而这一切都无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心理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原则--鱼缸法则,其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漂亮的鱼缸里生活着十几条产自热带的杂交鱼,它们只有三寸长,脊背上一片红色,长得很漂亮,它们时而游玩,时而小憩,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赏。

两年时间过去了,小鱼) L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仍然只有三寸长,在小小的鱼缸里游来游去。

有一天,鱼缸不小心被摔碎了,十几条小鱼儿可怜巴巴地趴在地上,见状,人们急忙把它们捡起来,暂时放养在了水池中。没想到,仅仅过了两个月,它们竟然由原来的三寸长长到了一尺长。

对此,人们议论纷纷,有的人说可能是因为水池的水是活水,更利于鱼儿的成长;有的人说可能是因为水也中含有某种矿物质,促进了鱼儿的成长;还有人说可能是因为那些鱼儿吃了什么特殊的食物。不过,无论是何种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水池要比鱼缸大得多。

我们对孩子的那些所谓的”爱”与“保护“就像小小的鱼缸一样,束缚住了他的手脚和头脑,让他失去了自由成长的空间。那么,孩子终将难以成长为“大鱼”。

事实上,孩子非常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他就会面临诸多之前未曾遇到的问题,开始有了成长的烦恼与秘密,而这些只能自己品味而不希望让别人知道。

孩子能够拥有一个自由成长的私人空间,是成长的必然需要。所以,我们不要让孩子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之中,而是大胆放手,积极地为他创造一个自由成长的私人空间,从而让他能够茁壮成长。

2、给孩子创造一个专属空间。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专门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里,他既可以自由地玩耍,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又可以享受点滴的成长历程,或者是不想与人分享的小秘密。

这个专属空间不必是一个独立的房间,在客厅或房间开辟出一块小区域,划定为他的专属空间,也是可行的做法。在孩子的专属空间,不要摆放父母的任何杂物,只放一些他喜欢的物品,如书籍、玩具等。

在这里,纵使没有门帘的分隔,孩子也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挂上“隐形的门帘”,然后自得其乐。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加一扇屏风,使他的专属空间较为独立。

在这个专属空间,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去打扰他。如此,孩子的天性就能在自由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孩子有了自己的空间,他就会对此负责,经常整理房间,这无形中又培养了他的自主能动性和自理能力。

3、不要随便跨越孩子勾画的“警戒线”。

大约从孩子上小学开始,他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有时还会勾画出一条条“警戒线”,比如,一走进自己的房间就锁门;在自己的抽屉上安-把小锁;在枕头下藏一本带锁的日记本.....

这说明,孩子不仅希望拥有个形式上独立的空间,更希望拥有一个可以自由遐想的心灵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意味着孩子的内心世界正慢慢走向成熟。

一个有远见、有智慧的妈妈不会随便跨越孩子勾画的“警戒线”,而是尊重他的心灵空间,如果要进入他的"领地”,先敲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不要乱动他的东西,不要自作主张地替他整理。如此一来,孩子会有-种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

如何让你的孩子健康成长?试试以下方法,减少弯路

4、把时间支配权交给孩子。

有个女孩刚上小学1年级,妈妈就给她准备了一个独立的房间,这可把她高兴坏了。可是,没过多久,女孩的高兴劲就消失不见了。原来,妈妈把她的时间都安排满了,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她必须按照妈妈的安排做事,没有一点儿自己的时间。

女孩虽然有了一个独立的空间,但是没有时间支配权,无法独立支配自己的时间,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此,女孩就很反感,也变得消极、懒散了。

我们既然允许孩子有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就要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会从中学会自主地安排事情,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教给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让他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

5、让孩子的自由建立在规矩之上。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并不意味对他放任自流。尤其对于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段时间正是他培养各种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如果我们对孩子缺乏管教,只会让他在所谓“自由”的环境中变得为所欲为、唯我独尊。

孩子的成长需要引导和管束,就像风筝一样,它需要"线”的牵引,为它指引方向,它才能飞得更高、更远,而不至于迷失方向。不过,我们也不能对孩子管束得太紧,否则,就会像弹簧-样,压得越紧,反弹得就越厉害。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放纵孩子,也不能太限制他,而是要张弛有度。

张弛有度,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是很难拿捏这个尺度的。那么,我们不妨给孩子订立一些最基本的规矩,让他的自由建立在规矩的基础之上。

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让他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让他有一个基本的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对于小学生来说,订立的规矩要简单易守,这会让他感到遵守规矩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能够帮助他建立自信。切记不要一下子给孩子订立太多规矩,否则他的思维会被规矩局限,他的创造力会被抹杀,甚至会变成一个“木头人”。

凡是已经订立的规矩,就要执行,如果孩子没有遵守规矩,我们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而是让他接受自然惩罚,这将有利于督促他更好地遵守规矩。

".jp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