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发育,造成身体健康隐患,原来是老人带娃时做的这五件事
《三字经》中有一句:“养不教,父之过。”意思就是说,生养了孩子却不好好教育,这都是父亲的过错。现在”丧偶式育儿“的日渐兴起,很多家庭中爸爸也成了摆设。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
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的努力,80%取决于父亲的教导。
父亲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力竟然是母亲的50倍,但生活中父亲的一些不良习惯却可能对孩子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1、玩游戏、看手机,从不阅读
现在是电子产品当道的年代,很多爸爸们白天忙着工作,晚上回到家以后就想放松一下,躺在沙发上玩玩游戏,看看手机。这种状态虽然对于爸爸们来说也是非常舒适的状况,却给孩子做了不良示范。
最近网上的一个小视频火了起来,内容是:
1岁左右穿着尿不湿的小宝宝侧躺在床上翻弄爸爸的手机,并且十分悠闲、熟练,突然这个宝宝感觉有人在偷拍他,一回头看到了拿着手机的妈妈,就立刻按下手机的锁屏键,看到手机黑屏之后,立刻放回了枕头下面……
视频传出来,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纷纷讨论:宝宝太可爱,好聪明………
可是这熟练动作的背后,我们是不是应该检讨,应该让孩子多阅读,多陪孩子玩玩具,而不是一味的玩手机呢?

2、爱说脏话,喜欢爆粗口朋友家三岁半的儿子东东,一次带孩子自驾游开车的途中偶到堵车。没过一会儿,东东突然冒出来一句:“干嘛呀?这些车磨磨唧唧的!”一车的人瞠目结舌,三岁半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100%是跟他爹学的。
朋友家三岁半的儿子东东,一次带孩子自驾游开车的途中偶到堵车。没过一会儿,东东突然冒出来一句:“干嘛呀?这些车磨磨唧唧的!”一车的人瞠目结舌,三岁半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100%是跟他爹学的。
学好不容易,学坏很简单。时间长了别的孩子“出口成章”,你的孩子“出口成脏”。
儿童心理学家阿德勒分享到:
孩子不当的行为只是为了引起注意,不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就不肯罢休。
同时也说明了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太少,孩子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所以经常说出一些语出惊人的话来。
3、做事缺乏耐心,容易暴躁一个家,最容易被直接影响的,就是情绪。
一个家,最容易被直接影响的,就是情绪。
在孩子面前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有话好好说,孩子才会有心理安全感。
当孩子面对一个下班就玩手机,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爸爸,从来不陪自己,不听自己分享一天发生的有趣事情。而当孩子去找爸爸的时候,爸爸表现出来的烦躁不耐烦,这种伤害远比打孩子一顿更加严重。
而让孩子委屈的掉下眼泪,爸爸又会吼到:
“哭什么哭,一点出息都没有,就知道哭!”
当一个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父母乱发脾气的样子,他自然也不会对父母大吼大叫。

4、邋里邋遢,不爱干净
网上经常会爆出一些有趣的图片,主旨意思就是妈妈带娃的时候干净整洁,而爸爸带娃的时候却是邋里邋遢、没有任何造型,基本原则:保暖就行!孩子的形象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
还有一些爸爸们吃饭的时候特别爱吧唧嘴,饭总是吃不干净,每次吃完碗里总要剩一口。我们还要求孩子要节约粮食,实行“光盘”行动,可是爸爸没有做好表率,这个理念怎么执行?
甚至有一些爸爸们会强调:“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可是爸爸们你们还知道有一句话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
5、一味的索取,不懂得感恩
中国家庭一般男主外,女主内。很多妈妈们在家里全职带娃,还要负责所有的家务。对于妈妈辛辛苦苦洗了一上午的衣服,爸爸却说:
“你看看你洗的这个是啥?衣服都皱成这样,也不知道熨一下!要你在家里有何用,一分钱都不赚!”
当着孩子的面儿把妻子的失误放大,不懂得感恩,会给孩子心里埋下白眼儿狼的种子,等到孩子长大以后也学不会感恩,肯定也培养不出孝顺的孩子来。
我们应当教育孩子,勇敢的把感恩说出口,孩子才能够真正的明白: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

6、不尊重女性,看不起女性
宝宝在吃饭前,被妈妈叫去洗手,爸爸抬头却对孩子说:“不洗手也能吃饭,不用听你妈的,她懂什么!”
社会主义新时代,能力不同,分工不同,在科学育儿这方面,可能妈妈们要甩爸爸们好几十条街!而当着孩子面直接质疑妈妈的育儿观念,不仅不尊重妈妈,更是对孩子的做出了错误示范。
等孩子长大,再对女性表现出的不尊重,才是最应该被摒弃和纠正的行为!而形成这样态度的原罪竟然是自己爸爸的日常!
7、把工作的情绪带回家里家是爱的港湾,并不是你的出气筒。
家是爱的港湾,并不是你的出气筒。
很多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爸爸,每天在职场上遇到了压力,直接把负面情绪带到家里,发泄给孩子和家人,只为了自己一时泄气。
这样的行为是对于整个家庭不负责任的行为,不是你赚钱就可以泄气给家人,这样只会破坏整个家庭的氛围,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爸爸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着孩子的面儿做一次比耳提面命的叮嘱孩子100遍还有效。在孩子的世界里,爸爸永远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
儿女是家长的复印件,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就做什么样的行为。
好的家庭才能孕育好的孩子,当你把改变的希望寄予在自己的身上,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优秀。
今日话题:你最受不了爸爸传染给孩子哪个习惯?为什么?
".jpg我是@本质儿童公益教育官方 儿童公益教育的传播者。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好习惯,关注【我】,有爱的孩子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