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无处不在:我们拿什么拯救,孩子的健康

文 / 斯蒂芬妖
2019-08-07 17:54
"1

这几天出了个新闻,江西有92名儿童因贴"三伏贴"出现不良反应。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2日起至8月20日,在这期间,孩子可以贴"三伏贴"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一般在每年初伏开始,中伏、末伏各敷贴1次,共敷贴3次。

江西省儿童医院早在三伏天一个月前就开始宣传"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活动预热,并宣称,三伏贴能预防多达十余种病症。

保健品无处不在:我们拿什么拯救,孩子的健康

然而就在12日当天上午,就开始有家长陆续反应在接受"三伏贴"治疗后,孩子出现不良反应,最终经统计一共有92人。

孩子们一开始有灼痛感,粘贴处皮肤呈红色或深红色,之后起水泡、破皮等。

家长提供的一些照片中可以看出,很多孩子背部起水泡,伤口数日不愈。

部分儿童被灼伤后,持续发烧20小时。

保健品无处不在:我们拿什么拯救,孩子的健康

这样一副保健贴药并不便宜,每人的费用大概在400元左右。

家长们说:"主要是他们宣称可以治病,所以才来的。"

江西省儿童医院现已暂停"三伏贴"治疗项目,并开始做后续的诊治工作。

事件发生后,很多网友对三伏贴提出质疑,"贴一下可以治那么多病,怎么可能?"

家长在为孩子购买三伏贴时,并没有想到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他们只是希望孩子能够更健康的成长,远离疾病和伤害。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却反而成了这样?

2

实际上儿童受到保健品危害的例子并不是才出现。

数据统计,2011年至2017年间,国内儿童保健品规模从279.4亿元增长到了425.7亿元,并且还在逐年稳步增长中。

这两年,保健品行业早就已经悄然盯上了儿童群体。

那些疼爱孩子的家长,花了一大笔钱,却买来了对孩子的伤害,甚至带走了孩子的生命!

去年,丁香医生爆出了权健的保健品内幕,那篇《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的文章,触动了每个人的心。

4岁患癌的小女孩周洋,在北京儿童医院经过几次手术后,肿瘤标志物一度接近正常水平。

在那期间,一家叫权健的保健品公司却介入了周洋的治疗。

周洋的父亲为了不让女儿再接受化疗的痛苦,也相信了权健的骗局。

他拒绝了医生的专业建议,中断了医院的化疗,竟然开始让女儿吃起了这家公司的保健品。

保健品才吃了两个多月,周洋的病情就开始出现恶化。

而意想不到的是,权健竟然无耻的开始大肆宣传:内蒙4岁女孩小周洋患癌症在权健自然医学重获新生。

保健品无处不在:我们拿什么拯救,孩子的健康

事实的真相确是,8 个月后,巨大的肿瘤瘤体把小周洋的皮肤顶破,伤口溃烂不堪,她在痛苦中离世。

当时的这起刷屏事件中,所有人都为周洋的事感到心疼,同时也让"保健品"一词闯入公众的视野,被千万人抵制。

然而,保健品骗局无孔不入,只要家长心系孩子,就永远会有软肋,这样的骗局就不会绝迹。

根据新京报报道,2019年1月16日下午,一位名为"田淑平"的网友曝出了被无限极保健品所坑的经历。

2017年7月,田女士发现3岁的女儿奕奕(化名)早晨口臭。

医生诊断奕奕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开药让回家服用。

那段时间,田女士通过发小认识了无限极的樊某。

樊某让孩子停药,他告诉田女士不要给孩子喝医院开的药,只需要喝无限极的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保健品就能治好孩子。

根据田淑平出具的聊天记录,樊某多次提及去医院开的西药有毒性,对孩子身体有影响。

保健品无处不在:我们拿什么拯救,孩子的健康

保健品无处不在:我们拿什么拯救,孩子的健康

田女士担心西药有副作用伤害孩子,就开始购买无限极"中药配方"的保健品。

然而,奕奕已经服用无限极产品累计近8万元,也并没有换来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抵抗力增强。

相反,奕奕的口臭始终没有好转,并且眼睛开始发黄,甚至混浊。

后来田女士不放心,把女儿带往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佝偻病、干眼症、眼压高、肝损害,心肌损害、低血糖等,怀疑为药物蓄积、滥用药物导致。

而此时,救女心切的田女士,早已花去10多万元,丈夫也因此与他离婚,逼得田女士曾几度自杀。

保健品无处不在:我们拿什么拯救,孩子的健康

可即便曝光了如此多案例,保健品产业也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还以新的形式出现。

市面上甚至还正大光明的出现了标榜"儿童保健"的保健品,比如说"高考保健品"、"增高保健品",还有帮助"婴儿补钙"的保健品。

而在花哨宣传背后,许多孩子身体上都出现了伤害,比如性早熟、各种疾病,甚至危害了性命。

这让我不禁联想起数年前的情况。

3

一开始,保健品的销售对象还是最容易受骗的"空巢老人"。

有时候老人买药不止是为健康,更是为了身边这个一直"陪伴"自己的好心人。

2017年3月28日在《南都周刊》公号,一位叫小K的保健品推销员口述了"我是怎么骗老人买保健品的",这篇文章揭露了推销员的行骗真相。

儿女不在身边,领着稳定退休金的老人是这些人最优质的客户。

推销员们带老人家参加各种"养生讲座",让所谓的专家给他们传授健康知识,并享受VIP的待遇和服务。

一辈子辛苦劳动的老人,被人尊重和服侍的感觉,让他们更加有了存在感。

也让他们在骗子的套路里,越走越远。

小K提到,他们公司经常组织假日游,这些孤寡老人在旅行途中最容易放松警惕,因为他们会感到快乐。

曾有一次杭州三日游,老人只需支付120元旅游费,"养生馆"包下食宿费、交通费以及景点门票,实际成本远高于120元。

在这样的旅游项目中,推销员们白天陪老人划船、唱歌;爬山时帮老人背包;晚上还给老人端洗脚水、点蚊香。

据统计,三日游之后,80%以上的老人会买保健品。

保健品无处不在:我们拿什么拯救,孩子的健康

为什么老年人会愿意掏出一辈子的积蓄购买保健品?

小K说了一段中肯的话:"当一个老人成为顾客的时候,我每天有8个小时陪在老人身边,陪老人买菜、帮老人做饭。

老人在家很孤独的,天天去看他,每天给他送些水果,陪他聊天。老人都把销售员当成了亲孙子。老人家里断水断电,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销售员。晚上老人病了,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也不是他的孩子,而是销售员。"

有老人曾对小K说:"买产品不是真的觉得好,而是你对我好。我不能让你对我这么好,还赚不到任何钱。"

小K表示,老年人认的是情,他们早已把销售员当成自己的家人。

然而,推销员们,内心早就已经冰冷,他们看到的只是钱。

当老年人购买了足够多的产品,他们因此赚足了提成,也就是该寻找下一个猎物的时候了。

老年人的健康或是生与死,他们根本不在乎。

4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销售保健品?

有数据显示,近20年来,美国的保健品需求增长了36倍,日本增长了32倍,欧共体各国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

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每年销售增幅达到37%以上。

实际上医药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

根据中国保健品协会统计,2011年中国保健品市场容量至少在1200亿元以上。实际上,市场容量应该在3000亿元以上。

可以说中国所有的保健品都是暴利,一款保健品,赚取的利润可以是成本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在暴利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公司挤进保健品行业,为了谋取利益不折手段。

保健品无处不在:我们拿什么拯救,孩子的健康

大部分的保健品成本极低,为了高价销售不惜让所谓的专家进行忽悠,砸钱投广告,一步步占据消费者的心智。

应聘保健品行业的销售员,门槛极低,不看重学历和背景,也不要求任何的技能。

他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把顾客当成上帝",挖掘客户并逐渐攻心,钱就能源源不断的涌来。

保健品推销员平均有着8%甚至是更高的提成,为了能赚更多的钱,他们渐渐丧失了人性,用伪装的情感换取信任,即使是自己的朋友或是亲密的家人。

更有无良保健品公司利用传销特性,骗取销售人员缴纳会费,给他们洗脑,让他们发展下线,以此牟利。

有些家庭里的成年人,早出晚归,学习、上课、销售,就连孩子也不管不顾。

因为自己搭进去了资产,他们需要变本加厉的赚回来,这再次促使了保健品的疯狂销售和保健品公司的快速发展。

但是最近这几年,保健品欺骗老人的套路被屡屡曝光,年轻人更加注重对父母的监管意识,从某些层面上也打击了保健品产业。

可是这只是表面的改善。

5

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

是明知道会导致的结果,但是依然去做,就像毁掉别人的健康。

你刚刚为保护了自己年迈的父母,而松了一口气,下一秒却又要开始担心谁会伤害到年幼的孩子。

朋友圈随手一翻,都是各类针对孩子的保健品信息,到底如何分辨真假伪劣。

周围的朋友,甚至是亲人,都可能在伺机蹂躏祖国的花朵,防不胜防。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我们想象中近得多。

所以,到底要拿什么拯救我们的孩子?

保健品无处不在:我们拿什么拯救,孩子的健康

".jp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