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孩子拥“天眼”,乐坏了父母,吓傻了医生

文 / 眼一生视力总部
2019-08-16 16:18

近年来,关于孩子眼睛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有人欢喜,有人愁,喜的是自己孩子拥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愁的是自己孩子近视不断加深。总之,许多家长都为孩子的视力问题困扰不已。其实,如果没有给孩子认真做过检查,长得再好看的眼睛,视力也有可能有问题的。

案例:来自浙江的韩先生,他带着自己2岁大的孩子去查视力,当验光师告诉他孩子视力1.3时,他非常开心,然而这个结果却让验光师非常担忧。

为什么韩先生2岁大的孩子拥有1.3视力却让验光师担忧呢?随着孩子的发育,眼轴不断增长,远视的情况会慢慢降低,直到成为正视眼,如果眼轴进一步增长,就会形成近视,如今他的孩子拥有1.3视力,是属于远视了。随着孩子发育,眼轴会进一步增长,那么他的孩子将来近视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人类视力的发育分为几个阶段,视力的发育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那么在这些阶段里拥有什么样的视力才属于正常呢?

一、怀孕期

在母亲怀孕第4周,胎儿的视觉就形成。此时,眼球很小(比针头还小),甚至谈不上是眼球,而且被一层神经皮层包覆着。以后4-5个月,眼神经、血管、水晶体和视网膜开始发育。到第6个月末,胎儿眼睛已有很大的发展。

二、新生儿

正常新生儿两个眼球虽然成形,其视力并未完全发育。一般医学界的共识都是,出生一星期左右的婴儿视力只有0.01-0.02,能看到眼前的物体移动。一个月大的婴儿视力为0.05-0.1。出生了有3个月的时候,婴儿因为看不清东西,所以眼球并不会固视一个目标,而会被移动的脸孔、鲜艳的颜色、明亮或有响声的物体所吸引。甚至有时候看东西会出现“斜视”,这都是正常的情况。

三、出生3个月

这个时候,视力还在0.1左右。大多数幼儿的视觉可以很平稳地“跟随”运动的物体,也能将视线固定在某一个物体上。鲜艳色彩、运动的物体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这些都可以促进视觉的发展。四个月时,眼睛开始建立立体视觉。

四、出生3个月至半岁

在这个时期,视网膜己有很好的发育,但是视力仍“较差”。幼儿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近处物体的细微部位也能看清楚,对于距离远近的判断也开始发展。五个月时,开始建立双眼的融合能力。

五、6个月

此时,眼睛约有成年人三分之二的大小。看物体是双眼同时看,从而获得正常的“两眼视觉”。而视物时,距离及深度的判断力也在继续发展。

六、一岁

一岁左右,幼儿的视力进一步全面发展。眼、耳、手、身体的协调更自然。此时视力约为0.2至0.3。一岁之前的视力为进展迅速的“可塑期”,若视线被遮住,比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眼睑下垂等,不及时调理,则视力将无法继续发育,甚至退化,导致不可逆的弱视。

七、2至4岁

此时的儿童喜欢看图片、画画、涂鸦,带有图片的故事常能吸引儿童的专注,因为此时的孩子眼睛都处在轻度的远视离焦状态,所以三岁儿童的正常视力只有0.6左右,四岁时的正常视力为0.8左右,但是有的儿童视力会好于平均水平

八、5至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常视力应该达到1.0左右了,若无法达到正常视力,就要及时查出原因。看看是不是有近视、较高度的远视、斜视等等。若发现配戴调节后的眼镜,视力仍低于0.8,则可能已经患有弱视。但是此年龄阶段通过各种调理措施,弱视尚有“补救”的机会。

九、8至9岁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视力发育已基本完成,不会再有大的波动。若此时才发现有弱视或没有双眼单视、缺乏立体感的视觉,则调节的机会就不大了,视力与视觉质量的调理预后都不会太乐观。所以说,孩子的眼疾问题是越早发现越好!

眼一生视光服务机构刘东光教授指出:人的视觉发育在生长过程中是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儿童的视力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儿童视力的高低。0至6岁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一定要控制宝宝电子产品的使用,注意营养均衡,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养成爱眼护眼的好习惯。家长需要多注意孩子的视力问题,若是发现孩子视力有问题,就要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健康视力机构来进行检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