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女婴剖产后即发现致命疾病 命悬一线……

文 / 在线辽宁
2019-08-21 04:03

近日,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到一位患者:纪女士,31岁,妊娠35+3周,因“瘢痕子宫、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剖娩两女活婴,术中见一胎羊水量异常增多,吸出羊水超过2000ml,另一胎羊水量约500ml。

新生儿娩出后助产士谢丽楠、贺佳发现两早产儿面色及周身皮肤颜色有异,长女绯红,而次女明显苍白感,产室长刘宏见到产儿情况,立即警觉,高度怀疑发生了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这是双胎妊娠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极高。刘宏当即指挥各助产士迅速行脐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监测、称重、面罩吸氧及辐射台保暖等,同时通知产科及儿科医师立刻到场。

相关检查结果回报:长女HB 22.6g/dl,血糖3.0mmol/L,呼吸40次/分,心率120次/分,血氧饱和度波动于80-90%。次女HB 8.9g/dl,血糖2.9mmol/L,呼吸46次/分,心率120次/分,血氧饱和度波动于85-93%。

儿科医师于红查看新生儿情况后,考虑并发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可能性大,患儿情况十分危急。遵医嘱立即予患儿持续面罩吸氧、补液、纠正低血糖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与此同时,产科医师温健充分告知家属新生儿危险情况,取得理解及同意后,马上联系上级儿童医院进行转诊处理。给新生儿建立静脉通路是抢救的难题之一,尤其像这样早产又重度贫血的患儿,血管几乎微乎其微,极具挑战性。在儿科护士尚未能赶到前,刘宏产室长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沉着冷静、临危不乱,迅速并成功地为患儿建立了有效的静脉通路,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经处置,两患儿症状较前有所好转,不知是因为抢救太紧张还是保暖辐射台的持续“烘烤”,参与抢救寸步不离的助产士们额头都蒙上了细汗。当孩子被转走后,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但看着伴随着保温箱离去的背影,又为这两个孩子的命运感而揪心,我们不知道这两个小生命的预后会怎样,但为了她们当下保持生命体征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声啼哭、每一下心跳、每一次用力的握拳,我们拼尽全力、甘之如饴。因为,为每一位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平安保驾护航是全体产科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再苦再累也值得。

这是该院抢救双胎输血综合征的成功经验,为保证患儿的生存质量和为继续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做了宝贵的前期工作。验证了我院学科合作的技术实力和抢救效率,也为我院新生儿救治积累了经验。作为省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大连市重点学科,医院具有危重产科病人抢救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多次成功抢救了重度窒息(濒死儿)新生儿、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衰、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等危重病人。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为确保母婴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 39306522、39306521

科 普

通俗解释一下 双体输血综合征(TTTS),是双胎妊娠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极高,未经治疗的死亡率为70%~100%。这是双胎中比较难处理的情况,两个胎儿先天有血管交通支,如果一个孩子的静脉和另一个孩子的动脉有相通,压力高的动脉血就会自己流向压力低的静脉血,从而被动输血和被动被输血,结果就是一个极度缺血,一个血太多而循环衰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