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月子不能洗头”这种民间产妇养身之道有道理吗?

文 / 健康养生周刊
2019-09-02 19:08

为了使产妇的身体尽快复原,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诸多习俗。对于产妇,老人们总是千叮万嘱: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吃,一定要吃什么才行……然而,这些传统习俗现代妈妈又该如何接受和采纳?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主任医师田耕、中医科主任医师陈小忆对这些做法给予了科学分析。


说法 1

不出月子不能洗澡洗头

产妇非常怕风怕凉,生完孩子必须卧床休息。产后一个月内不能洗澡洗头,否则容易留下头痛病。

田耕:旧法接生,由于消毒不足和医疗环境差,产妇容易感染破伤风。而且旧法接生的产妇出血量大,身体虚弱,在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洗澡洗头,容易感染而留下病痛。现在的生产技术、生活条件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医院能够为产妇提供非常良好的洗浴环境和设施,使她们不再容易受凉感冒。整天卧床不起,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如:下肢血栓静脉),若夏天闷在屋子可引起中暑。民间所说的洗头引起产后头痛,多半是年纪大了才出现,其实不是受了产后风,而是妊娠期补钙不

足,由骨质疏松引起。

陈小忆:产后应当注意清洁身体。冬天可以擦澡,夏天宜冲淋,不要坐浴,注意保暖。


说法 2

月子里不宜刷牙

民间素有“生个孩子掉颗牙”的说法,认为月子里不宜刷牙,否则会动摇牙根,伤及牙肉,造成牙齿过早松动、脱落或牙齿流血等。

田耕:孕妇产妇往往是由于牙周炎合并缺钙造成掉牙,甚至有的女性上了年纪后出现关节疼痛。怀孕期间,孕妇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会出现牙龈充血、水肿、易出血的现象。如果孕期补钙不足,导致身体缺钙,也可能在生完孩子后牙齿容易变坏。在此提醒产妇在月子里一定要刷牙漱口,否则牙周炎、牙龈炎更严重,更容易掉牙。

说法 3

为了早泌乳就要多喝汤

民间一直有用鸡汤鱼汤下奶的传统,认为吃了这些汤水营养丰富才能出奶。

田耕:产后喝汤是好习惯,可以促进奶水的分泌。但是,要想早泌乳关键是让宝宝早吸允。新生儿吸吮对母亲乳头的刺激反射,加之母亲抱着孩子互相接触,可以很好地促进生母乳的分泌。如果母亲只喝汤,不让宝宝吸允乳头,母亲也是不可能顺利有奶水的。有的家长在宝宝开奶之前喂牛奶,这一做法不妥,容易引起宝宝对母乳蛋白过敏。若用橡皮乳头去喂,则容易让宝宝产生乳头错觉。

说法 4

产后多吃红糖、墨鱼、黄花菜

来自湖南的陶女士临产还有3天,她的婆婆特别准备了红糖、墨鱼、黄花菜给她产后吃,说是对产妇有好处。

田耕:因分娩出血,伴有血糖过低,产后适量喝些红糖水可以防止低血糖。至于墨鱼、黄花菜,对催奶确有好处。

陈小忆:红糖有活血化瘀、补血的作用,正符合产妇少血的特点。不仅湖南,很多北方地区都有产后吃红糖的习惯。


说法 5

月子里不要吃蔬果

不少老人认为,蔬菜、水果寒湿,产妇脾胃虚弱,吃了后胃肠容易不舒服或导致泻肚。

田耕:月子可以吃青菜水果。无论顺产或剖腹产,产妇都容易便秘,吃青菜可以促进排便,水果也一样。有的产妇吃水果会拉肚子,主要是吃水果的时间不恰当。水果适合在饭后1小时左右吃,不能在早上起床吃。

陈小忆:产后脾胃虚弱,蔬菜水果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少吃。


说法 6

产后体虚吃姜醋鸡

河源妈妈蓝女士说,她们村里的产妇饮食以鸡为主。顺产的第二天吃姜醋鸡、姜酒鸡,产后头一星期吃公鸡,以后每天吃童子鸡。剖腹产的半个月后才能吃姜、酒。河南妈妈章女士则说,她的家乡流行产后宜吃母鸡,不宜吃公鸡。

田耕:吃公鸡、母鸡没有特别要求。产妇在哺乳期间需要高蛋白的饮食,不一定天天吃鸡肉。每天保证五类食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足矣。

陈小忆: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虚损的功效,可用于脾胃气虚、阳虚引起的乏力、产后乳少、虚弱头晕的调补。吃鸡也要适量,以能消化为准,建议喝鸡汤。姜、黄酒活血化瘀,产后可适当吃。但不能长期吃,一般恶露干净后最好停吃。姜醋鸡、姜醋猪脚中,姜有活血作用,醋有收敛的作用,两者同用有调和气血的作用。


说法 7

月子里吃杜仲不腰痛

女人怀胎十月,加之分娩时消耗大量气力和出血,容易损伤腰膝筋骨,使之日后不适。另外由于产后婴儿边吸奶边睡,喂奶时间长,妈妈维持坐姿太久,且许多婴儿晚上哭闹不休,要父母亲一整夜抱着走来走去,因此一个月下来腰背部、手肘及手腕疼痛不堪。民间认为吃些杜仲,可以补充气血,加速身子复原,避免日后腰膝出现疼痛。

陈小忆: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月子里如有腰酸背痛,吃些杜仲食疗是可以的,有助于产后恢复。在此推荐一款杜仲猪骨汤供大家参考:

原料:杜仲30克、猪骨头500克、生姜30克。做法:杜仲泡30分钟,焯猪骨、去血水,焯好的猪骨头放入锅内和生姜、杜仲也一起放入锅内,大火烧开,小火慢炖两小时,加盐即可。

功效:此方平和、稳妥。

文|健康养生周刊

编辑 姚赞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