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贫血的三类人群
老年人容易贫血,主要有三个原因:
1. 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改变及其影响
①随着人体的老化,骨髓脂肪组织逐渐增多,造血的红骨髓减少。
②老年人雄性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系干细胞的分化成熟。
③老年人红细胞内各种酶氧化活性与代谢功能降低,促使红细胞脆性增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2.造血物质摄取不足及吸收障碍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对营养物质(主要成分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的吸收较差;老年人肠胃运动功能减退,易导致便秘,若应用药物不当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此外,由于膳食失调,或食物的量和质不合理,也将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免疫功能降低
老年人免疫功能普遍降低,可引起细胞性免疫异常,机体的正常组织被自身的免疫活性细胞和自身抗体所破坏,产生自身免疫性贫血;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肿瘤,因而产生继发性贫血。
最后提醒各位老年朋友,当出现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是否存在贫血及导致贫血的原因。
二、妊娠期准妈
有些妇女在妊娠前并无贫血病史,妊娠后出现贫血现象,称为妊娠期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及早发现与纠正妊娠贫血是保护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
一般来说,妊娠贫血以食补为佳。贫血孕妇宜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鸭血汤、蛋黄、瘦肉、豆类、菠菜、苋菜、番茄、红枣等食物含铁量都较高,可经常食用。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果蔬,有助于铁的吸收。
没时间做饭的职业女性,可带些自己喜欢的牛肉干、卤鸡蛋、葡萄干、牛奶、水果等上班,三餐间补充些零食,也不失为纠正贫血的好方法。

职业女性周末一定要给自己煲点排骨汤、鸡汤等,平时家中冰箱里放些罐装八宝粥、黄瓜、番茄、鸡蛋、火腿肠等,做早餐食用。
妊娠中后期胎儿发育增快,只要每周体重不超过1公斤,就要多吃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鱼类、蛋类、瘦肉、豆类等,这些食物对贫血的治疗有良好效果。但要注意荤素结合,蔬菜、水果也要跟得上,以免过食油腻东西伤胃。
三、女性
女性由于生理、性格等的特点,易发生贫血。
首先,月经失调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常见的月经失调有:青春期女性的功能性月经不调;更年期女性的功能性月经失调;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常伴月经量过多;还有现代社会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家庭责任重等,造成女性的身体内分泌紊乱,也会月经失调。月经失调,月经量过多,导致红血球丢失过多,如新生成红血球不能补偿丢失红血球,就会出现贫血。

其次,一些时尚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引起贫血:一些女性想要保持体型,过分减肥瘦身,使饮食的营养搭配不均衡,造成机体的营养不良;饭后喝浓茶会影响到造血原料的吸收,挑食也会影响造血原料的补充。结果都由于造血原料不足,不能及时按需生成红血球,造成贫血。
再次,追求时尚是每位女性的爱好,爱美容美发。在一些劣质化妆品中,常常含有害物质,劣质化妆品和染发剂中含铅量高,会阻碍红血球的生成,而导致贫血。
编就:海霞关注微信公众号海霞话健康 分享更多慢病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