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岁宝宝胎记癌变!若娃身上有这6种斑或痣,父母一定要警惕!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宝宝身上的痣变大,父母没在意,结果癌变了!
小洋洋(化名)出生后,身上就有一个痣,爸爸妈妈认为,很多孩子出生都会有胎记,没当回事。过了几个月,妈妈发现宝宝身上这个奇怪的痣竟然长大了,就决定带孩子去医院,看看能否用激光打掉。
结果悲剧了。经过医生的检查确诊,孩子竟然是得了皮肤癌,夫妻俩也没想到,一颗不起眼的痣,竟然是皮肤癌。通过切除手术等治疗方法,痣已被切除,但医生说,还不能排除淋巴转移的可能,需进一步检查。

不少妈妈都发现过宝宝身上的痣或斑:
有红色的、青色的或棕色的;
有凸出于皮肤表面的,也有不凸出的;
有迅速扩大或缓慢增长的,也有慢慢淡化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 宝宝身上发现哪些痣或斑,需要注意,及时排查,防止恶变;
☞ 哪些痣或斑相对安全,不必太过忧虑;
☞ 发现宝宝身上的痣或斑出现哪种变化,需要提高警惕……
由于文章中会呈现出各种斑和痣的图片,可能会带来不适,还请谅解。
宝宝身上有这6种斑
父母一定要警惕
或生长迅速,或有癌变可能
1.咖啡牛奶斑

“咖啡牛奶斑”因颜色像是咖啡里加了牛奶而得名。呈淡褐色、棕褐色或暗褐色,色泽可自淡棕至深棕色不等。大小不一,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境界清楚,表面光滑。
可在出生时或出生之后出现,并在整个儿童时期中数量增加,大部分发生在5岁以前的婴幼儿。多见于躯干部,也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不会自行消退。
大部分牛奶咖啡斑是由于表皮先天性色素增多所致,但也有少数咖啡斑与神经纤维瘤有关,而且有遗传倾向。
如果宝宝身上有多于6处以上的咖啡斑,且直径大于0.5厘米的情况下,务必要引起重视,可能与神经纤维瘤有关(神经纤维瘤,随着不断长大、增殖,影响全身组织,引起明显的畸形,最后发生心理损害、听力损失、突眼症、视力减退等)。
很大面积的咖啡牛奶斑,可能与色素性毛表皮痣有关,需要注意斑块表面是否丛生过多毛发。
如果宝宝有咖啡斑,同时合并多发雀斑样小点,则神经纤维瘤病或者Legius综合征的可能性较大。
咖啡牛奶斑一般边缘比较规则,如果边缘出现类似海岸线一样不规则的外观,或者以身体中线为界分布的话,需要警惕奥尔布赖特综合征。
咖啡牛奶斑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但如果出现上面说的需要警惕的这4种情况出现,就要及时就医排查并治疗了。
2.海绵状血管瘤

多发生在皮下,如眼睛、咽喉、嘴唇、或一些脏器。海绵状血管瘤是单个隆起的肿块,呈青紫色,质地柔软,有弹性,可以按压成瘪塌,但是按压后可以恢复原状。
这种血管瘤生长迅速,一般不会自然消退,建议手术治疗,尤其是颜面部的血管瘤应早期手术,手术创面小,不会影响以后的面容。
3.黑色素痣

黑色素痣是由黑色素细胞巢状排列形成的皮肤良性肿物,颜色多为棕黄色、棕色或黑色,形状可呈扁平、突起、疣状或颗粒状等。
普通痣直径一般小于5毫米,后天性黑痣多在宝宝6个月以后才出现,边缘光滑,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楚,两半是对称的,良性居多,不必太过担心。
边缘不整齐,有锯齿状改变,两半不对称,而且表面粗糙伴有脱屑,有时还有渗液或渗血,伴有痒感、按压疼痛,或已经出现溃疡性病变。
黑色素痣上掺杂粉红色、白色、蓝黑色的,需要警惕。其中,白色提示肿瘤有自行性退变,蓝黑色或灰色则提示有结节型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蓝色则最为危险。
直径大于5毫米的黑色素痣,比较危险。
先天性的黑色素痣要小心,癌变的风险较大。
出现以上这4种情况的黑色素痣,最好及早就医,以防恶变。
4.太田痣

太田痣,其本质是真皮层黑色素增多的疾病,婴儿太田痣的形成是在出生时就有的皮肤损害。
太田痣常发生于前额、眼周、颊部及颧区,有的黑色素细胞同时还分布于结膜、角膜及视网膜上。可表现为淡棕色到深蓝色,同一病灶的不同部位可以具有不同颜色,女性多发于男性。
警惕!
太田痣不会自行消失,会随着宝宝长大面积加大,颜色加深,因为好发于面部,严重影响了面容,所以建议及早治疗。
5.白色胎记

白色胎记也属于痣的一种,有的是宝宝出生后不久慢慢长出来的,有的是宝宝出生时就有的。这种白色胎记在医学上叫做“脱色素性母斑”,多见于胸、腹、背部及下肢的前外侧,主要形成原因是部分肌肤没有黑色素覆盖导致的。
这种白色胎记形状各异,不痛不痒,通常是不会慢慢淡化的。白色胎记的出现概率比较低,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影响宝宝健康的。但也有个别情况,需要格外注意:
警惕!
如果身上有白色胎记的孩子,偶尔出现抽搐的情况,就应该引起重视了,可能是先天性癫痫病的征兆,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的身上大面积存在白色胎记,也需要及早带孩子就医,确认病因或采取激光治疗。
6.白癜风

婴幼儿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症,是一影响美容的常见皮肤病,易诊断,治疗难。医学上通常把这种病变叫“色素脱失”。婴儿发病最早为出生时,10岁以前发病者,约占白癜风患病总人数15%,患儿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婴幼儿白癜风好发于头颈部、双下肢、躯干部等处,与遗传、农业污染、阳光暴晒等因素相关。
由于患有白癜风的婴儿对紫外线的反抗力弱,所以婴儿白癜风会导致婴儿患有皮肤癌。
当婴儿白癜风发展为大面积白癜风时,就会导致排汗不畅,皮肤细胞代谢紊乱,从而引发其他皮肤病。
白癜风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重者会影响婴儿的性格,会形成自闭。
婴儿白癜风病发后,如果长期不治疗,白斑面积会扩大,严重者会蔓延全身,还可能会产生其他的并发症。比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红斑狼疮等并发症。
宝宝身上出现这4种斑
不用太担心
多数情况会自行消失
1.蒙古斑

蒙古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胎记,大约80%的人出生时就有。它们多为淡蓝色,也可能是蓝灰色、蓝黑色。
这种胎记看上去像是一片淤青,形状不规则,面积或大或小,表面很平滑,摸起来跟正常皮肤一样。可能发生在身体的各部位,宝宝的屁股、腰部、背部最为多见。
绝大多数在3-5年内消失,到青春期后还不消失极为少见,一般不需要治疗。
2.草莓状毛细血管瘤

血管瘤几乎为小儿特有的、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皮肤血管良性病变,也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特殊皮肤病,多因局部血管壁发育不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扩张的毛细血管相互融合形成先天性皮肤血管良性病变。
呈草莓色,凸出于皮肤表面,形状不规则,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出现。孩子出生时没有表现,数周后皮肤出现小红点,很快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团块,颜色鲜红或紫红,质地柔软,用手指按压后会逐渐恢复原状,界限清楚。
孩子2-6个月时生长最快
2厘米-4厘米直径大小
一般在2-3岁消退、5-6岁消失
不需要治疗
警惕!如果局部感染或溃疡,就需要去尽快去医院治疗了,比如敷药或手术去除。
3.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常在宝宝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就可出现,好发于前额、鼻梁、颈后、后枕部头皮和两眉之间等部位。表现为—个或数个境界清楚的淡紫红色、淡紫色和红色的斑块;大小不等,不高出皮肤,压之易褪色。
通常会在宝宝3岁左右自行消失,孩子不会有任何不适,也不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在宝宝哭闹、用力或洗澡遇热时,颜色会加深。是良性的,无需治疗。
虫斑(白色糠疹)

之前有妈妈在微信后台留言:
我的孩子2岁半了,最近我发现他右侧脸颊上有一块黄豆大小的白斑,家里老人说是虫斑,肚子里有虫了,让吃点打虫的药。我不敢确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孩子肚子里长了虫子,不敢乱给孩子吃药。
确实有些老人,甚至一些医生认为有可能是肠道寄生虫引起,但目前病因并不清楚。
所谓的虫斑,其实就是医学上称的“白色糠疹”,又称“单纯糠疹”,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一种慢性皮炎。主要表现为面部出现色素减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白色斑块,有的还可能见少许的白色鳞屑。
这个病多发生在春天,一般到夏秋季会慢慢消退,多见于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或常处于强烈阳光照射下的孩子。孩子一般不会感到不适,或仅感到轻微瘙痒,是可以自愈的。
虽然说这是可以自愈的皮肤问题,但是日常也需要格外注意:
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最好戴宽边遮阳帽;
如果孩子感到瘙痒严重,就要去看医生了,或遵医嘱外用弱效的糖皮质激素软膏,比如醋酸氢化可的松或醋酸地塞米松,也可口服维生素B辅助治疗。总之,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2岁以上,有肠道寄生虫的宝宝,可以进行驱虫治疗。但一般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感染肠道寄生虫的孩子已经很少了,如果怀疑肚里有虫,也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