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二附院刘小军:27岁孕妇上ECMO后产下宝宝,国内外无先例
在鲁豫之约2019 ECMO高峰论坛上,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小军教授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谈到一次史无前例的挑战。以下为刘小军教授讲话内容:

大家会说
ECMO死亡率将近50%
花那么多钱,吃那么苦
我说不错,的确死了很多人
但是还要看到我们救活了多少人
27岁女性,结婚五年没有怀孕,试管婴儿怀孕28周。
一天下大雨,在下班的途中,她骑电动车让一个大货车撞了一下,然后撞到水沟里面,水沟里的水都很深,出现硬膜外血肿,出现溺水。然后就送到当地医院做了去骨瓣减压,硬膜外血肿清除,做完手术以后,病人戴着呼吸机,氧合不好了,氧饱和度80多!孕妇怀孕6个月,氧饱和度80多,深昏迷,咋办?没办法,那就找刘主任。
河南重症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没办法的时候,就给刘主任打个电话,看刘主任还有办法没有。

大家看到6月26号,我们看到了PEEP 15,吸100%纯氧,氧饱和度到90以上,我们觉得这个病人还行,能不能再观察观察。然后看到6月26号的晚8点氧饱和度就掉下来了。早上的时候氧饱和度在90以上,晚8点的时候90以上基本达不到了,就是90以下。
怎么办?面对这样的病人,大家说怎么办?

我们就讨论,讨论以后没有形成共识。为什么?
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应该上ECMO,为什么?不上氧饱和度80多,她的氧分压40多。胎儿在氧分压40多的情况下,他很难发育好的。再一个这么低的氧分压病人永远不可能醒,这样下去预后是不好的。另一种意见不敢上ECMO,因为颅硬膜外血肿刚做过手术,你上ECMO,你要用抗凝会不会增加颅内的出血呢?说怀孕六个月,你用抗凝,你说再置管子,那么长的管子会不会引起她流产呢?不知道,谁都不知道,查了所有的资料,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
然后我们就跟家属交流说,我真的不知道下一步病人往哪方面走,我就把这个所有东西告诉了家属。家属说,刘主任,我们就是没办法了才来投奔你的,我们家属都不是学医的,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听你的,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做,积极配合,不说结果不说钱。刚才我说了,我们最想看到的病人家属出现了,他说你只管大胆的去做,不要有任何的压力,不需说钱的事,不说结果,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都能接受。
考虑好以后,我们说,还是要上ECMO。

ECMO支持10天。ECMO上了氧合就好了,前几天我们用了镇静镇痛,后来就把镇痛镇静停下来,突然惊喜的发现,病人醒了,可以交流了。然后我们撤了ECMO,脱了机拔了管子,又复查了头颅的CT,颅内的血肿没有明显的增加,并且还吸收的很好,我们又做了四维超声,胎儿的发育也很好。
这时,我们最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病人27岁的生日正好在ICU住院期间,我们护士长、祁主任,和我就给病人在病房过了一个温馨的生日。

因为我们ECMO更多的是在单间,所有的这些不影响其他人,单间里面给她过了个生日,这个病人就完全恢复正常出院了。
然后到10月,四个月以后,早上散步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我一听,说这个病人给我打电话,刘主任,你看看视频,我给你发了个视频,你看看,我们在10月25号的七点多,剖腹产生出了一个健康的男孩,这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

看到他们一家三口的一个照片和视频我们特别欣慰。我们查了很多资料,国内外的资料没有孕妇上ECMO的先例,我们就把这个出生两天的孩子称为ECMO宝宝。
我们2012年开始做ECMO,到2022年的时候,ECMO工作开展十年,我们会把十年来救活的所有的病人召集到一起,照一张全家福。
大家会说,ECMO死亡率将近50%,花那么多钱,吃那么苦,我说不错,的确死了很多人,但是还要看到我们救活了多少人。这个很重要!大家想想,27岁,如果要是不努力去做,孕妇死了,孩子死了,这一家就完了,就破碎了。现在,妈妈活了,孩子健康,这一家,已经即将破碎的家庭重新恢复到一个正常幸福美满的家庭,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
当时媒体采访我们的时候,我说孕妇的肺挫伤、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本身存活率就极低,像这个病人的母子平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查到这样的病例。所以,我们把这个孩子称为ECMO宝宝。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沂蒙重症”】